2025-11-11 15:19:15
11月11日,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在深圳举办。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致辞表示,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动能正在不断积累,奠定低波动慢牛的基础。
在2025年资本市场年会上,邹迎光曾预测A股站上了年度级别行情的起跑线。过去一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新阶段,焕发生机活力。此次资本市场年会,主题定为“奋进新征程”。
邹迎光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大势,对中国经济社会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也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时代内涵与发展使命。“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全球背景、科技趋势、制度环境将呈现新的特征,在新征程上奋进前行。

图为邹迎光致辞。
首先,从全球背景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正显著提升,参与全球治理与维护海外利益的能力也在持续增强。
产业格局方面,中国制造在关税乱流中彰显出强大韧性,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增长7.1%,全产业链的优势凸显。广大新兴市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诉求、资源禀赋、人口结构、市场潜力,几十亿人口逐步进入工业化,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坚实保障。未来将有更多本土龙头向跨国巨头转型,并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
金融格局方面,伴随着全球产业力量对比的变化,全球金融秩序也将深刻重塑。中国资产价值的重估有望持续提速。
其次,从科技趋势看,更多中国产业迎来关键突破,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有望带来资本市场的新机遇。
一是微观主体预期上,中国资本市场的“科技叙事”,正推动风险偏好的持续改善。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在诸多领域迎来“DeepSeek时刻”,技术引领与全球布局的能力大幅提升,改变了中美科技差距的传统认知,点燃了全球资金布局中国资产的热情。
二是中观市场特征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向“新”发展,将带来市场结构的持续优化。中国资本市场结构也将呈现趋势性转变,例如今年A股电子行业市值规模一度超过银行业。未来新质生产力行业市值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市场运行将更多反映中国新经济领域的发展成果,市场表现也将与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国际化更加匹配。
三是宏观经济运行上,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结构分化下的温和修复态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稳定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的增长中枢。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排在首位,“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有望催生更多市场的结构性机遇。
最后,从制度环境看,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提升,以及投资和融资功能的协调,有望带来市场生态的新气象。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重点体现在支持科技创新和发挥财富效应两个方面。
一方面,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与新质生产力行业更加兼容,能够提供满足完整生命周期的全链条融资服务,并以激励机制有效促进创新活动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后续的资本市场改革,将聚焦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推动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趋势突出,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居民权益资产配置比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后续的资本市场改革,将聚焦营造更具吸引力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提升优质金融产品供给,并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形成融资与投资的良性循环。
“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动能正在不断积累,奠定低波动慢牛的基础。”邹迎光说。他表示,今年是中信证券成立三十周年。在新征程上,中信证券将继续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经济日报记者 祝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