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产业链思维一体推进

2025-11-11 06:44:51

近年来,随着能源转型深入推进,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然而,风光等新能源“靠天吃饭”,具有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特点,有的地区电网建设和消纳机制相对滞后,前些年出现一定程度的“弃风”“弃光”问题。

如何保持新能源高水平利用成为难题。风光发电要发得出、用得上、送得了,这样才能将风光资源优势持续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坚持协同推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产业集群式发展。对新能源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的同时,也要对绿电消纳进行积极引导和部署。从源头上完善规划,优化布局,提升管理效能,实现能源的集约利用,防范绿电发出来却用不了、送不出去等问题。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让“捉摸不定”的新能源变得更加可预测、可调节。进一步拓展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提升调度运用水平,推动新能源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全产业链思维,推动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不久前,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明确,到2035年,国内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行业将迎来更大规模、更高速度的发展期,也对继续做好新能源发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看到,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具备实现新目标的产业基础、技术优势与市场规模。牢固树立全产业链思维,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发展,就一定能实现新目标。(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马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