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该是啥样

连俊 2025-11-11 06:51:02

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落下帷幕。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充分彰显中国市场的蓬勃生机和吸引力。这场盛会也促使各方更加深入思考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应有的蕴涵:这个市场不仅要体现强大的经济实力,更应注重其内在结构与外部责任的平衡,进而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稳定的核心引擎。

规模巨大的总量和合理均衡的结构是观察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重要视角。2024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约19.8万亿美元,总量居全球之首。不过,在美国消费市场结构中,服务消费占比偏高,接近70%,尤其偏重于医疗、金融、法律等领域。这虽然有助于迅速提升美国消费市场规模,但有关领域占比过高也给美国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美国虽有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名,但从世界贸易角度测算,其影响有所高估。有分析指出,真正有影响力的消费市场,需要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协同发展,以满足民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体现出经济运行的平衡健康。

高度开放而非封闭自足则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又一特点。这个市场应成为全球商品的“聚集地”,而非关注自身的“保护地”。多年来,美国作为净进口大国,其市场吸附力对全球供应链有显著影响。这种“规则制定权”使美国在贸易谈判中拥有显著优势,能够通过调整“入场费”(关税)或“货架规则”(合规、原产地、补贴限制等)影响全球供应链布局。然而,美国一些人执意持续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特别是今年的加征关税举措,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全球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有关行为是对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应有责任的背离。

相较之下,中国正通过持续扩大开放,为全球企业提供机遇,国内外市场联动互促。一方面,更多优质商品服务进入中国,2021年至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另一方面,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组织“购在中国”活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就在本届进博会召开之际,中国正抓紧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的举措,刚果(布)已成为首个收获成果的国家。中国市场的这种开放性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稳定锚”和“增长源”。

创新活力也是消费市场保持领先的关键驱动力。这体现在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以及对全球消费趋势的引领能力上。如今,中国在数字消费领域的创新尤为活跃,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5.5万亿元,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保持全球领先。同时,源于文化自信的“国潮”现象,正将本土市场打造为独特的文化消费引力场。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市场效率,也丰富了全球消费者的选择,正成为民族文化自信与商业创新相结合的典范,引领全球的创新实践。

巨大的市场力量也意味着重大的责任担当。全球最大消费市场需引导可持续消费,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的消费模式。例如,中国的以旧换新政策不仅刺激了消费,也推动了绿色智能产品的普及,促进了环保理念的落实。同时,消费增长的成果应惠及更广泛人群,促进包容性增长。中国县域消费市场的快速崛起,农村消费增速持续高于城镇,正是消费包容性增长的体现。此外,市场还需在规范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标杆作用,确保增长的质量与公平。

全球消费市场的图景仍在动态演变中。中国凭借超14亿人口的广阔内需基础,沉稳而坚定的发展步调,不久之后有望在总规模上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更要看到,规模的超越仅是表象,更深层次的竞争在于发展质量。全球最大消费市场需在开放与保护、创新与规范、增长与可持续之间找到平衡,能够让全球消费者对该市场有稳定预期,让全球消费者不仅能“买得到”,也能“买得好”,在推动自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促进全球经济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国际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