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17:58:37
深秋时节,位于山东东营市利津县城北的一处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土地平整的最后工序。这片26亩的土地即将迎来“新生”——利津县中邑燃气有限公司的城北供气站将在此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当前城乡用气紧张的局面。然而,就在数月之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撂荒地。
该地块原属一家企业,后因市场环境波动,企业运营调整,导致土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转变始于利津经济开发区一次系统性的园区闲置土地资源摸排行动,通过深入排查,这片土地的闲置状况被编入了园区《闲置资源报告》。
巧合的是,几乎在同一时期,中邑燃气有限公司正为扩大产能、优化布局而四处寻觅合适的供气站新址。该公司副总经理丁辉坦言:“供气站的选址条件颇为苛刻,必须兼顾安全与成本。理想地块既要位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城区边缘以满足安全间距要求,又必须靠近城区现有的燃气主管网,以最大限度缩短管线铺设距离,控制投资成本。我们实地踏勘了多处地块,一直没找到完全符合条件的地块。”
正当企业一筹莫展之际,园区服务团队主动上门,基于前期详尽的摸排数据和对企业需求的精准分析,迅速“锁定”了这片曾被遗忘的26亩土地。经评估,该地块的地理位置、周边基础设施条件与企业的需求相对契合。今年以来,园区已盘活闲置土地280余亩。
盘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因一般工业用地转让需完成开发投资总额25%以上,才可以办理正式的不动产转移登记,于是园区积极与国土资源部门协调,采用“先租后让”的方式,允许企业先行办理立项、规划、施工等审批手续,不仅加快了项目推进速度,也减小了前期企业资金压力。
利津县盘活闲置土地不再是简单地将土地“腾空”再“填入”新项目,而是针对不同地块的实际情况和引入项目的具体需求,坚持”量身定制”政策工具,实行“一地一策”的差异化解决方案,逐步建立起从摸排、评估、对接、审批到服务的闲置土地盘活“全链条”机制,让更多沉淀的存量土地转化为新的发展动能。如今,在利津县,越来越多的“沉睡地”“撂荒地”成功蝶变为“活力地”“金土地”,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