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08:26:56
近年来,海南在自贸港建设进程中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依托高水平开放的政策红利,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三分之二,较自贸港建设起步阶段提高近14个百分点。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种业创新发展高地。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热带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国40%以上。全国主要农作物品种中,超70%要经过南繁培育。2024年,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8.5%。依托南繁硅谷,海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种业科研基地。目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吸引2900多家种业创新企业集聚,2024年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依托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经济。海南管辖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海洋渔业年产量超200万吨,深海油气资源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近年来,海南坚持陆海统筹、山海联动、资源融通,加快海洋开发。2020年至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由1606.2亿元增至2707亿元,年均增长13.9%。
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打造特色绿色产业。海南森林覆盖率62.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的省份之一。白沙作为重要的生态保育区,在全省率先试点建设生态资源资产数字化运行平台,目前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855项,累计发放“两山贷”“GEP贷”超3000万元,并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面积突破14.5万亩,全年林下经济产值已达5亿元。
以航天、深海等领域为重点加快新质生产力布局。海南地处低纬度,进行航天发射可以节省燃料,同型号火箭的发射运载能力可提升10%至15%。海南依托自然禀赋和自贸港开放政策优势,以稀缺的发射场资源,构建涵盖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的完整产业链,文昌国际航天城吸引集聚航天类企业700多家。海南毗邻深海,是我国适合发展深海科技产业的独特区域。目前已吸引上千家海洋高新技术企业,海洋信息、海洋牧场、海洋油气等产业全面发展。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多元化发展。2024年,海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45%,其中,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成为新增长点。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聚集一批互联网、数字经济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2024年营收突破600亿元,游戏、区块链等产业快速发展。
高水平开放通过制度创新和资源集聚,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海南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自贸港政策的叠加优势,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2024年,海口海关签发的RCEP原产地证书为926份、货值为8.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04%和56.66%。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前先行先试的核心政策之一,截至2025年9月,海关监管加工增值累计内销货值约110.8亿元,免关税8.6亿元。其中,今年以来累计内销货值43.2亿元,已享惠企业涉及10个行业类别、44种货品场景。
自贸港核心政策逐步落地吸引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海南。近年来,海南加快建设“两个总部基地”(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中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境外企业与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搭建平台。过去5年,海南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
依托自贸港高水平开放政策,海南积极发展高端购物、医疗、教育等产业,促进三大境外消费回流。离岛免税政策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政策之一,不断优化升级,购物限额提高、商品种类扩大、提货方式日益丰富。2024年,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309.4亿元,购物人数568.3万人次。离岛免税政策不仅直接拉动消费,而且吸引大量游客来到海南,有力促进了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2024年,海南接待国内外游客超9720万人次,同比增长8%,旅游总花费超2040亿元,同比增长12.5%。同时,扩大59国人员免签事由,大力开发入境旅游市场,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2024年,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接待医疗旅游人数41.37万人次,同比增长36.76%。
随着全岛封关运作的深入推进,海南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打造产业链为重点,不断放大产业发展的政策、资源条件等优势,持续推进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