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 14:38:42
《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发布,国内外关注。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重点、结构性的亮点将有哪些?瑞银投资银行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张宁表示,《建议》文稿再次强调了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人均GDP到2035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如果以名义GDP的角度出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可能是2万5千美元到3万美元之间。也就是未来十年需要从1万4千美元到2万5千美元以上,意味着未来十年中国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平均每年6%以上的名义GDP以美元计价的增长。也就意味着未来十年实际GDP增长依然是同等要务,而且价格需要有一个明显的温和回升,人民币需要持稳甚至偏强一些。
产业体系的建设,关注点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方向设计。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意味着制造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是中国的中流砥柱,而且是先进制造业作为骨干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希望能够同步提振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实现制造业相对稳定的比重。《建议》提到四个切入点:第一个切入点,有一个重点行业在全球产业分工的地位和竞争力要得以加强,包含了传统的一些行业,包括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设备、船舶、建筑等等方面,这说明老的行业依然有新的空间、依然有增长的潜力,但更重要的是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第二类是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依然是首要任务,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等。第三类行业清单主要是未来产业,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目前依然是规模偏小,而且蓄势待发,当前是非常重要的潜能所在,包括了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核聚变、脑机接口、具身智能、六代的移动通信等等。第四类行业清单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最主要关于创新层面的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层面,包含了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重大的科技基础设施,还有传统的基础设施智能升级等等。
创新层面的重点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加快高水平、高科技的自立自强,加强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关键技术的核心攻关是集成电路、芯片、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等。整体来看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可能从去年的2.7%左右到2030年到3.2%以上。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强调齐头并进。既考虑到人工智能的算力、算法、数据有进一步的扩展和大规模的兑现,但更重要的或者同等重要的是加强在各个行业和社会发展中的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就是说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这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行动。(经济日报记者 祝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