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加工技术撬动中国乳业加快跃升

黄鑫 2025-11-02 16:06:08

牛奶是天然的营养丰富食品,如何深入挖掘牛奶天然营养潜能成为当前中国乳业的焦点。日前,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支持的“乳品深加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召开,与会嘉宾围绕牛奶功能成分提取、产品形态创新、营养精准供给、产业能级跃迁等话题深入探讨。

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安全与品质研究中心主任姜毓君介绍,牛奶营养成分全面且均衡,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无论是孩子成长所需、中老年骨骼健康,还是运动人群的蛋白补充,都能从牛奶中找到答案。但牛奶功能成分含量较低,难以直接满足特殊用途的需求,如14吨左右牛奶才能提取1公斤乳铁蛋白。需要通过浓缩、分离等深加工技术,高效提取牛奶中的活性成分,将其制成功能性产品。

中国乳业在牛奶营养挖掘方面的成果已经惠及消费者,伊利集团首创乳铁蛋白定向提取保护技术,将常温纯牛奶中乳铁蛋白保留率由10%提高到超过90%,降低了消费者摄取乳铁蛋白的成本。此外,针对心脑血管、血糖、骨骼等问题,伊利挖掘牛奶功能成分,进行精准营养设计,推出多款功能型奶粉。

通过深加工技术,乳业将推动市场产品优化,有效拓展市场边界,开发出功能性乳制品、营养强化产品、医用乳品等产品,正如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周鹏所言:“乳蛋白具有很好的营养和健康功效,在食品各个行业未来会有广泛的应用。”乳业国创中心专家以乳铁蛋白为例介绍了深加工对乳业的价值,乳铁蛋白尚未列入特医食品单独组件,一旦政策破冰,将直接打开医院临床营养50吨级新增需求,规模或超百亿元。

据了解,欧美在乳品深加工领域长期具有技术优势、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中国深加工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如作为优质蛋白补充领域的核心品类乳清蛋白,我国仅2024年就进口乳清粉66.1万吨。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国内可以通过原料来源多元化缓解进口依赖,但长期来看,仍需依靠产业不断升级。

深加工是中国乳业亟需攻克的领域。工信部2023年开展脱盐乳清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任务揭榜工作,伊利等中国乳业头部企业递交建设方案,投资额达百亿元,其中伊利在呼和浩特建设了全球领先的乳品深加工工厂,可生产脱盐乳清、乳铁蛋白等多种深加工产品。

乳业国创中心主任何剑表示,“十五五”时期是中国乳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的关键窗口期,深加工是撬动中国乳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是稳定并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乳深加工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产学研领域的通力合作。由伊利集团牵头成立的乳业国创中心是中国食品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吸纳了行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100多家成员单位,聚焦深加工等战略性前沿领域打造乳业“白科技”。伊利集团以强大的科研能力与资金实力,为乳业国创中心在深加工领域的技术研发特别是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何剑介绍,乳业国创中心和伊利集团目前在深加工领域取得多项世界领先的成果,除实现乳成分精细分离外,还针对乳糖不耐人群开发出二代乳糖酶,不仅有效分解牛乳中的乳糖,还将其转化为益生元与膳食纤维,促进肠道健康。这一技术已经实现产业应用,伊利集团推出了相关产品,为乳糖不耐受人群提供营养。何剑透露,“十五五”期间,乳业国创中心将重点打造深加工示范线,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

据了解,乳业国创中心汇聚了10多位两院院士和100多位高级行业专家、1000多位核心科研人员以及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拥有强大的创新力量。未来,随着中国乳业产学研协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乳业国创中心与伊利等龙头企业在关键共性技术上的持续攻关,乳业深加工将迎来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