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瞭望】让群众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 鲁明川 2025-11-01 06:44:22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大力提振消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这既对“十五五”时期继续提振消费明确了要求,也为“十五五”时期如何大力提振消费指明了方向。

提振消费,能消费是前提。居民拥有稳定收入是消费的基础,要多措并举增加人民群众各类收入来源,尤其是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当前我国消费动力的阶段性挑战依然存在,一些领域的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2024年,全国居民存款增加17.99万亿元,同比增长6.4%,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选择。另外从日常消费结构来看,教育、医疗、养老等刚性支出占家庭支出比重较大,“一老一小”消费问题日益凸显。这要求一方面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以吸纳更多群体高质量就业,提高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强化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和激活,保障和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针对日益增加的城市灵活就业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体,要探索针对性的收入保障政策,比如,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破解“一老一小”难题,让更多群众从经济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撑起能消费的底气。

提振消费,愿消费是基础。当前,尽管受到中美经贸摩擦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但我国消费市场仍呈现出潜力大、韧性强的特征。2024年,我国市场规模继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直接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继续发挥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与此同时,消费业态不断创新,居民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态势逐渐显现,越来越多消费者更加注重消费品质。2024年,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智能低耗家电、新能源汽车的换代需求猛增,智能终端与个性化产品持续热销,健康、养老、文化等新领域的需求快速扩容,以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为代表的新消费业态获得越来越多人青睐。为此,可一方面强化就业、生育、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缓解居民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消费更新升级,通过科技创新拓展多样化消费场景,提升情感和文化体验,优化消费券发放和以旧换新政策,激发居民消费欲望。近年来,服务业与制造业不断深度融合,服务型消费业态不断创新、比重日益提升,旅游、文化、教育、健康等领域的高质量消费将是未来重要发力点。同时,进一步完善城乡消费设施,推动优质产品和服务下沉;各地可结合自身特色,创设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生态型消费项目,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消费品牌。

提振消费,敢消费是保障。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扩大消费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多地打出了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组合拳”,维护好、保障好消费者权益,有力提升了当地居民消费能力、拓展了外来游客的消费空间,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但与此同时,个别地区一些重点消费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还有待提升,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方面需着力构建安全、透明、优质的消费环境,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和终端物流配送渠道信息公开与反馈机制建设,健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标准体系,让居民放心消费。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管执法,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以跨部门联合方式提升监管成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非法添加、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市场顽疾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旅游景点宰客等市场乱象,保障消费者能够安全消费、明白消费。

消费的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菜篮子”“购物车”。提振消费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回应民生诉求、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所需,这要求多措并举激活和释放消费潜力,点燃“中国消费”这台强劲引擎,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澎湃活力。

(作者鲁明川 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授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