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6 12:21:06
在广东省揭阳滨海新区惠来临港产业园,一座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正加速建设。记者近日获悉,作为海上风电产业“链长”的国家电投集团揭阳前詹风电有限公司,在揭阳先后投产神泉一、神泉二、神泉一(二期)等3个海上风电项目,累计装机容量已突破90万千瓦。
在揭阳市惠来县前詹镇,海工装备产业与滨海旅游协同发展。郑杨 摄
前不久,揭阳召开海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锚定海洋经济总规模千亿元目标,加快构建具有揭阳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当前,该市正以创新力赋能产业链,锚定绿色石化和海洋经济两大战略支柱,推动海洋产业量质齐升。
海上风电产业正聚势成链。今年9月5日,国家电投集团广东公司揭阳海洋牧场“龙宫号”在揭阳神泉海域顺利安装就位,标志着揭阳首个风渔融合试验项目正式下水投运。国家电投前詹风电党委委员王志鹏介绍,国家电投集团依托“风电开发+产业订单”的模式,成功吸引了亨通海缆、远景能源等40家产业链头部企业落户,初步构建起集开发、科研、制造、总装、运维于一体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体系。
坐落于惠来临港产业园的天顺风能海工装备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重型风电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项目,致力于研发和制造海洋工程导管架、漂浮式基础等高端装备。天顺风能广东公司行政经理黄燕群介绍,目前在建项目总投资约34亿元,全面达产后年产钢结构产品30万吨,年产值达25亿元,标志着揭阳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承载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揭阳港前詹作业区通用码头是粤东地区首个专业“海上风电母港”。国家电投(广东)港电公司副总经理谢瑞金介绍,该项目共建设3个泊位,包括7万吨级通用泊位、3千吨级通用泊位等,设计年通过能力为324.6万吨。今年9月,国家电投揭阳港前詹通用码头一期工程顺利通过口岸开放验收,成为揭阳地区首个获批对外开放的通用码头,将带动揭阳海洋经济能级再提升。
高素质人才“引擎”驱动着滨海绿色石化产业向新而行。在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绿色石化产业多领域的产教融合与校地合作正加速推进。
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化工与先进材料系副主任姬磊介绍,学院同步开展本科、硕士及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培养方向突出“绿色石化、先进材料”特色。在科研创新方面,承建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揭阳分中心(榕江实验室),并与中石油广东石化、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天诚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因博检测公司、广东省揭阳市质量与计量检测所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为揭阳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