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16:45:22
绝美晚霞刷屏朋友圈,丹顶鹤、大鸨等野生动物从“稀客”变“常客”,蓝天碧水成了市民生活的“标配”……五年来,北京市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交出一份亮眼的生态答卷,“美丽北京”从蓝图照进现实。
空气质量稳定达标,“蓝天白云”续写北京奇迹。2024年,PM2.5年均浓度为30.5微克/立方米,在2020年进入“30+”的较低浓度水平后,四年内又下降了19.7%。“好天”历年最多,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0天,相当于近10个月都是“好天”;“差天”历年最少,重污染天数保持在个位数水平,2024年为2天,较2020年减少8天。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从晒蓝天到晒彩霞、晒星轨,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水清岸绿”增添城市灵动。2024年,密云水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在Ⅱ类;北京市I-Ⅲ类水质河长占比87.2%,比2020年提升23.4个百分点,增加了730公里;蜉蝣、石蝇、石蛾等对水环境敏感的指示物种频频“现身”凉水河、亮马河等平原区河流,表明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无价之宝”密云水库守好生态底色,“雁点青天”雁栖湖铺展碧波画卷,“蓝绿交织”清河之洲勾勒滨水诗意、“水岸风情”亮马河焕活水岸生机,美丽河湖“水秀而可近、岸绿而可亲”。
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鸟语花香”提升城市品质。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达到71.4,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生态系统质量稳中有升。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北京2020-2024年累计记录各类物种7121种。随着生态环境改善,越来越多的小动物用“脚”和“翅膀”为北京“投票”,北京雨燕种群规模已超万只;丹顶鹤、白枕鹤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现身密云水库;延庆野鸭湖湿地迎来沙丘鹤身影;官厅水库单日监测到小天鹅、赤麻鸭等迁徙候鸟近2万只;大鸨连续多年在通州越冬。公园总数达1100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进一步提升,森林走进城市、绿色遍布乡村,“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正在生动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篇章。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市PM2.5浓度为2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0%,优良天数226天,同比增加18天;地表水国控断面I-Ⅲ类水体比例超过90%;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实现稳步提升。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展顺利,预计到年底,将超额完成国家要求,实现高质量收官。这份实打实的生态环境答卷,不仅切实提升了城市品质、厚植了发展底蕴、增进了民生福祉,更将为“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