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唐:打响“三抢”攻坚战 牢牢守住“粮袋子”

王金虎 2025-10-16 16:45:35

连日阴雨,成熟待收的玉米无法机械收获,这可急坏了山东聊城市高唐县的农民们。“往年这时候玉米都快进家了,今年地太湿,大机器下不去,眼看着到手的粮食要糟蹋,心里像着了火!”清平镇种植大户石承水望着连绵的雨幕,眉头紧锁。

这场与天争时的“粮食保卫战”,在高唐全县迅速打响。

雨势稍歇,全县1万余台农业机械便开足马力,2100多台玉米收割机、200多台跨区作业机械在泥泞中轰鸣。对于积水严重或倒伏的地块,小型收割机、专用收割机成了主力。“我们协调了所有能下地的机械,昼夜不停,人歇机不歇,目标是‘应收尽收’!”高唐县农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赵汝健说。

机械到不了的地头,就成了“志愿红”的战场。赵寨子镇的“金文之声”服务队蹚着泥水,深一脚浅一脚地帮缺乏劳力的农户人工抢收。“快看,这帮年轻人又来帮俺了!”东屯村村民王长水看着浑身是泥的志愿者,把自家热腾腾的茶水硬塞到他们手里,“慢点干,别累着!”

收下来的粮食,最怕没地方晒。全县20台烘干机火力全开,日烘干能力超过3000吨。同时,一个个“应急晾晒点”在全县涌现——学校的操场、村委会大院、闲置的厂房仓库……622处场地及时对农民开放,变成了金灿灿的晒场。

“多亏了村里给协调的村委会大院,不然我这收回来的玉米没地方摊,一晚上就得捂霉!”杨屯镇祝庄村种粮能手付国,一边翻晒着玉米,一边长舒一口气,“这下心里踏实了!”

为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全县设立了58个收购站点,并组织送油队将农机用油直接送到田埂上。来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们也奔波在一线,在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的带领下,112名农技人员分片包镇,提供从抢收到秋种的全链条指导。

“我们根据‘四补一促’的技术路线,指导农户科学安排冬小麦播种,确保不因降雨耽误农时。”浑身沾满泥点的农技推广研究员王洪峰,在田间“马扎课堂”上对围拢过来的农户们说。

截至目前,高唐县已抢收秋粮超61万亩,占应收面积的八成以上。在这场与天气赛跑的“三抢”攻坚战中,从大型农机到“红马甲”,从烘干塔到学校操场,全县上下凝聚起的强大合力,牢牢守住了群众的“粮袋子”和“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