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22:32:14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大会暨商学院75周年院庆系列活动近日举办。活动聚焦“传承与创新:最懂中国管理 贡献全球智慧”主题,总结回顾学校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历程,推动构建中国管理学派。同期发布“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四项标志性研究成果。
10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第五届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委员聘任仪式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于建校之初“八大系”的商学院,历经75载发展成为新中国工商管理学科开拓者、奠基者、引领者。
据悉,2010年成立的国际顾问委员会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重要的内部咨询机构,此次,来自意大利、日本、西班牙、德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学界的权威学者,国内外优秀企业家及知名校友29人受聘成为本届顾问委员会委员。
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大会暨商学院75周年院庆大会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致辞中表示,88年前,中国人民大学从抗日烽火中走来,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75年来,商学院与时代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开启了中国工商管理教育之先河、铸就了“最懂中国管理”的卓越品牌,积极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发布报告《建设“独树一帜”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商学院》指出,学院将积极拥抱数智时代变革,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深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建构数字原生商学院生态系统重塑学院和学科建设,创新提出未来工商管理学科布局的“钻石模型”,引领全球商科人才培养创新,为世界贡献中国管理智慧,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新篇章。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四项标志性研究成果同期发布。“矛盾管理学”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企业的十四种矛盾关系、组织内话语互动和多重矛盾共同演化的过程模型等,并已在华为等企业实践中得到验证,对中国企业管理理论创新作出重大贡献。“会计管理活动论”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根据法律事实记账”“建立以信息真实性为基础的经济金融监管制度”等理论主张,在“广义会计”的基础上按照“1+4+N”理论框架推进中国自主的会计学科知识体系建构。“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中国化”系列研究成果紧扣国家战略,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为依据,精准界定现代流通体系及其在数字时代的“现代”特征,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中国化的新问题和新突破,聚焦畅通国内大循环、全国统一大市场、流通所有制改革、流通保供体系等重要现实问题,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品牌评价体系(人大标准)”系列研究成果基于品牌身份系统框架,构建了品牌评价的“双路径传导模型”,从动态视角提出消费者认知的“四力模型”,开发了基于收益法、兼具主客观赋权、面向不同行业差异化的品牌价值评价方法,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多模态技术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科学计算,形成一套多维度、可量化的指标体系,为学术界提供了品牌研究的全新视角和方法论体系,也为品牌创设、管理和创新等实务工作提供了有益指导。(经济日报记者 李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