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拉黑“上帝”?经济日报:从“单向约束”迈向“双向奔赴”丨头条热评

佘颖 2025-10-14 15:51:01

骑手也能“拉黑”顾客了?最近,美团在部分城市试点的一项新功能,引发了不少讨论。

简单来说,今后骑手若遭遇顾客辱骂、威胁等不当行为,可提交证据申请屏蔽该用户。一旦审核通过,一年内将不再接到该顾客的订单。不少骑手对此表示欣慰,认为是对自身职业尊严的基本保障。有些网约车司机、快递员还期待能推广到自己身边。

消费者的观点则不尽相同。有人表示理解:“骑手也是人,互相尊重是应该的。”也有人担心:“我家住6楼没电梯,以后会不会被拉黑?”还有人反向提议:“那我们顾客能不能屏蔽骑手?”

这些声音,折射出当下服务行业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

服务行业总说“顾客是上帝”,大多数平台的评价体系也明显倾向消费者。就拿骑手来说,送慢了要被差评、找不到路要被投诉、敲门声大了要被抱怨、打电话通知却被嫌打扰……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日常。

不只外卖行业,在网约车、即时配送、众包服务等依赖平台派单的业态中,算法调度、用户评价与平台规则共同构成一张无形的网,将广大服务者紧紧包裹。他们不仅困在系统里,也困在每一个随时可能降临的差评中。

正因如此,“屏蔽不良用户”功能的推出,已不仅是外卖行业的内部优化,更应被视为平台治理转型的重要信号——平台开始从单向的用户保护,迈向建立更加平衡的双向权益机制。

这项措施顺应了竞争焦点转变。随着监管环境趋严和消费者需求升级,无论哪个行业,都不可能单靠补贴来争夺用户。平台清晰认识到,只有稳定、健康的从业环境,才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地留住服务人员,进而留住消费者。

允许骑手拉黑“上帝”同样存在风险。屏蔽功能会不会被滥用,以规避爬梯楼、走远路或低价订单?如何确保审核机制公正?……平台必须精细设置,找到服务尊严与用户权益之间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我们期待,以此次屏蔽功能为起点,各个平台在追逐算法效率之外,能织入更多公平与关怀的维度,不仅能兑现服务者劳有所得的尊严,也能收获消费者心安理得的信任,共同创造美好、便利的生活。

中国经济2024年“成绩单”揭晓!GDP超13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丨头条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