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打造跨区域协同科创飞地

童政 2025-10-14 21:05:51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公布了2025年度广西首批科创飞地备案名单,飞地分布在上海、深圳、无锡、广州、南京等地,涉及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动力、新材料等领域。

科创飞地是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的跨区域创新合作载体。9月24日,《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正式印发,明确探索“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新路径,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布局科创飞地,借力外部资源加速成果落地,到2027年力争建成30个以上。

当前,广西正积极实践这一模式,各级政府、园区及企事业单位主导打造自治区科创飞地,推动本地资源与区外高端创新要素精准对接,通过整合“飞出地”政策、产业基础与“飞入地”技术、人才优势,破解区域创新资源不均衡难题,为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广西汽车集团智能网联(武汉)研发中心飞地采用“广西总部+武汉飞地”的协同模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开发工作,聚焦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和应用、搭建自动驾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自主构建仿真测试场景,构建智能网联技术协同控制能力,提升广西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开发实力。目前,飞地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实现在五菱智能驾驶系列、G050、G200等产品的搭载应用,推动科研成果和项目在广西总部的转化。

作为工业重镇,柳州市本次新增4家研发类科创飞地,分别是上汽通用五菱造型开发上海中心、广西汽车集团智能网联武汉研发中心、五菱工业上海前瞻研发中心和广西柳工深圳智能研究院。南宁市共有4家科创飞地获得备案,其中3家来自南宁高新区,分别为玉柴芯蓝氢能源无锡研发中心(玉柴芯蓝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燎旺智能车灯上海研究院(南宁燎旺车灯股份有限公司)、润建股份AI智能体广州研发中心(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玉柴芯蓝(江苏)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布局新能源赛道、推进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部署。截至目前,公司已开发完成的82kW和125kW两款燃料电池系统,主要应用于12米大巴车以及环卫车、自卸车和水泥搅拌车等18和31吨重卡;已开发完成55kW燃料电池系统具备高可靠性、高耐久的特性,专用于8.5米公交及冷链物流轻卡;同时公司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的500NM3及1000NM3的碱性水制氢设备也已步入市场应用阶段。

据了解,近三年,广西15家自治区科创飞地累计研发经费投入超过8亿元,研发人员约900人,开展项目研究数量逾400项,研发新产品逾100个,申报知识产权逾15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