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09:01:46
图为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乘客们登上达喀尔快速公交系统项目的公交车。新华社记者 王子正摄
10月7日至8日,由塞内加尔投资与大型工程促进署(APIX)主办的第二届塞内加尔投资论坛在该国首都达喀尔近郊的迪亚姆尼亚久市举行。作为落实《塞内加尔2050愿景》的重要平台,论坛旨在吸引国际投资、促进务实合作、推动经济发展。
2024年11月,塞政府提出《塞内加尔2050愿景》长期发展规划,此后推出《2024—2035战略总体规划》与《2025—2029五年计划》等初期阶段细化方案,致力于为塞发展创造投资机会。在本次论坛开幕致辞中,塞内加尔总统法耶表示,论坛将聚焦产业投资,包括资源型原料深加工、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制造业和增值服务等领域。期待各方与塞方加强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法耶宣布,为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将着力构建法律保障体系,已修订并颁布新版《投资法》,将在今年底前完成《税收总法》《海关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公共采购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同时优化《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法》与《经济特区法》。
作为国家招商引资的核心机构,APIX也致力于简化行政流程,提升服务水平。近期,该机构设立单一窗口,集中处理投资审批、优惠制度申请、项目核准等手续,投资者在一个窗口即可完成多个部门流程。同时推出电子平台,外国公民可在线办理公司注册,整个流程可在1小时内完成。论坛期间,APIX展位面向国内外投资者提供项目对接、政策咨询与落地支持等服务。
平行展会亮点纷呈
论坛期间,平行展会在塞内加尔阿卜杜迪乌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各大金融机构、企业纷纷亮相。
主展厅云集了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西非银行、非洲银行等多家金融与发展机构,为各领域成熟项目提供融资支持。IFC负责人在现场明确把塞内加尔旅游业列为重点投资领域,此前,该机构已投资参与建设达喀尔滨海Azalai酒店。
2024年起,中国新能源车加速“出海”塞内加尔,凭借优良品质“圈粉”无数,但是,当地充电设施覆盖不足是新能源车市场发展受限的主要瓶颈之一。为此,3MD能源公司借展会契机推广自家生产的充电桩,该公司负责人塞伊杜表示,公司已在6座位于城市主干道的加油站安装充电桩,其便捷可靠性受到一致好评。
塞内加尔光伏行业前景广阔。中国能建展位一位负责人员表示,公司目前在塞内加尔正在筹备尼亚哈尔光储项目的实施,项目位于法蒂克省,将新建一座30MWp光伏+45MWh储能的混合电站,电站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63.24GWh,将大幅提高当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同时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现有电网的比例,预计每年减少32000吨碳排放。
据统计,塞内加尔每年粮食进口花费约13亿美元,亟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保障粮食安全。塞内加尔国家农业创新与发展局(ANIDA)致力于实现土豆、洋葱等农产品自给自足,提出联合个体农户共同成立合作社的理念。展台负责人恩代耶介绍,每个社区农业合作社面积约为200公顷,由10个片区组成,包含灌溉设施、存储设施、加工设施,商店和菜地、温室、牧场、鱼塘。她说,每个合作社投资额约为500万美元,目前已在考拉克、法蒂克、蒂埃斯等省份的农村地区开启试点。谈及项目前景,恩代耶信心十足,她表示,长期目标是在塞内加尔成立100个合作社。
展览签约成果丰硕
沙特阿拉伯是本次论坛主宾国,一批该国企业代表和投资者出席展会现场。今年7月,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与塞内加尔政府正式签署一项海水淡化项目协议,建成后将为达喀尔及其周边地区每天提供40万立方米的饮用水。本届论坛期间,该项目作为双边合作亮点被APIX重点宣介。未来,塞方希望与沙特密切合作,在农业、渔业、畜牧业、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领域吸引更多投资。
鱼肉是塞内加尔人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近年来,该国海洋渔业捕捞量有所下降,面对需求缺口,淡水养殖行业正加速起步。塞内加尔国家水产养殖局(ANA)负责人乌马尔告诉记者,公司在法蒂克、济金绍尔等主要城市建设有淡水鱼养殖基地,基地内部配套有饲料厂和加工厂,主要面向市场供应埃及塘鲺及罗非鱼等经济鱼类,适宜条件下鱼苗经一年养殖即可上市,烤鱼是当地餐桌上的常客。谈到发展障碍,乌马尔说,养殖基地多分布在塞内加尔河及其支流沿岸地区,旱季期间降水骤减且蒸发加剧,部分区域淡水变咸水,不利于养殖,为此,必须引入资金以开展标准化鱼塘建设。
以大熊猫、中国结等中国元素点缀的中国企业展区成为展会焦点。20家企业现场参展,集中展示了5G通信、机器人、无人机、新能源汽车、低碳技术等中企在塞实践成果和未来合作愿景。除了标志性项目外,中国中小企业也在积极开拓当地市场。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女士称,公司正利用当地丰富的碳酸钙矿石资源,生产超(微)细重钙粉、室内外腻子粉及各类防水材料,可广泛用于塑料、橡胶、涂料、造纸、装修等行业。
与主展厅相邻的艺术展厅内,位于场地中央的猴面包树造型展台上陈列的茶叶、精油等展品最受关注。据了解,茶叶展品均来自中国,通过与当地特有香料混合炒制,香气浓郁,甜度“爆表”,颇受当地人青睐。家居、织物等“非洲味”展品色彩明艳、裁剪有型,展现出塞内加尔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次论坛成果丰硕。塞内加尔总理松科在闭幕式致辞中说,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的11000余名参与者,期间签署50余个合作协议,预计投资总额达到132110亿西非法郎,约合230亿美元。他表示,这些数字反映出投资者对塞内加尔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中方论坛反响热烈
10月8日,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李志刚和塞内加尔总统特别代表、塞内加尔经济、规划与合作部长阿卜杜拉赫曼·萨尔共同出席主题为“中国企业助力塞内加尔发展”的中国企业投资论坛。塞政府官员,中企协会、150多家中塞企业和商协会代表等共300余人出席。
萨尔在致辞中说,几十年来,塞中两国携手构建了以南南合作为基础、以共同发展为导向的伙伴关系。两国互利合作成果丰硕,为塞内加尔产业转型与经济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塞方诚邀中国企业投资农业、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愿与中方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共同谱写互利共赢新篇章。
塞内加尔农业、粮食主权与畜牧业部长马布巴·迪亚涅说,中国企业长期以来以专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赢得塞内加尔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为推进当地农业现代化、促进就业和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志刚说,中国是塞内加尔发展振兴的同路人、好兄弟。中国是塞第一大贸易伙伴,对塞投资存量超过4.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1.1万个就业岗位。举办此次论坛是两国工商界落实中塞领导人战略共识的重要举措。未来,中方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塞内加尔2050愿景》深入对接,助力塞推进工业化、数字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方将继续扩大开放共享,促进民心相通,实现两国友好合作,彼此成就、共同发展。
论坛期间,中塞双方签署能源、金融、环保等多项合作协议。中国驻塞使馆发布《塞内加尔投资指南》,成为中企在塞投资兴业的重要参考。目前,已有逾100家中资企业在塞内加尔开展投资经营,业务涵盖公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钢铁、陶瓷、建筑材料等制造业投资,以及新能源、数字技术等领域,成为推动中塞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力量。
此次论坛是第二届塞内加尔投资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论坛充分展现中国企业良好伙伴形象,便利中塞双方凝聚共识、对接需求。接下来,中塞双方将携手并进,维护好在塞营商环境,切实把“论坛流量”转化为“经贸增量”,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经济日报驻达喀尔记者 林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