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4 06:14:28
经济日报西安10月3日讯(记者张毅)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为抓手,加速构建陆空联动、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以“陆空双港”协同格局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3万列,超过全国总量的25%;今年上半年,全国中欧(亚)班列开行列数16659列,其中西安占比约15%,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西安市聚焦货运物流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区域协同机制“活联通”,建成“一带一路”海铁联运中心、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等10个综合货运枢纽项目和全国首个拥有3束6线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新增和改扩建综合货运枢纽面积超50万平方米,集疏运里程突破25公里。
硬件升级打通“物流动脉”,规则创新则激活“神经末梢”。西安首创《多式联运信息共享规范》等5项标准,推动海关、铁路数据互联互通,报关时效从过去的5小时至7小时缩短至5分钟。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综合服务平台,企业可享受“一票制”全程服务,集装箱公铁联运量年均增长10.29%,陆空联运量年均增长21.05%。在银川、青岛等城市的协同下,西安还构建起“银川集货、西安中转、欧洲通达”的航空物流新模式,让区域供应链与国际运输网络高效衔接。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马胜利介绍,下一步,西安将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硬件供给能力,加速提升多式联运等柔性服务水平,持续壮大区域枢纽经济,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