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3 16:03:41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花生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是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的主攻方向,抓好花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耕地资源约束趋紧、扩种潜力有限的背景下,依靠大面积单产提升推动花生产业发展已成为亟需关注的政策重点。
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周力教授团队对2006-2023年间我国花生产量增量进行分解发现,2006-2015年期间,单产提升和面积扩张对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80%和48.20%;在2016-2023年,单产提升的贡献率进一步上升至53.21%,面积扩张的贡献率则下降至46.79%。这表明,单产提升在支撑产量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面积扩张的作用逐渐减弱。
然而,随着单产水平持续提高,花生价格波动加剧,产业发展逐渐陷入单产提升、面积扩张与收益改善难以兼顾的“不可能三角”。周力团队在利用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辽宁、河北、河南、江苏、湖北和广西6省份约980户花生种植户开展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与座谈访谈等调研工作。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花生平均单产为526.71斤/亩,较潜在水平仍存在约56.63%的提升空间。分区域来看,不同地区差异显著:广西和四川的提升潜力较大,当前单产分别为432.01斤/亩和360.44斤/亩,对应提升比例超过70%和138%;而河南、安徽、吉林等地当前单产已达651.71斤/亩、661.04斤/亩和 507.22斤/亩,相对提升比例不足30%。
周力团队认为,我国花生产区整体增产潜力巨大,但区域差异突出。未来单产提升应因地制宜:在广西、四川等低水平区,重点补齐良种推广、农艺改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短板;在河南、安徽等高水平区,则需转向绿色高效投入和品质提升,以实现区域差异化突破并推动全国整体单产水平的稳步提升。
“在既定资源与制度约束条件下,花生产业的发展面临大面积单产提升、面积扩张与收益改善难以同时实现的结构性困境。”周力说,短期来看,大面积单产提升能够显著增加总产量并改善农户收益,进而激励农户加大土地、劳动力与资金的投入,推动播种面积的扩张。然而,当单产提升与面积扩张同步发生时,花生市场供给的增长速度通常超过需求的扩张幅度。在需求缺乏弹性的条件下,均衡价格随之下降,收益增量被显著压缩。利润下滑不仅削弱了农户继续扩种的激励,而且限制了其持续投入生产要素的能力,导致形成单产提升、面积扩大与收益改善难以同时兼顾的“不可能三角”困境。
但花生产业“不可能三角”并非不可逾越,新质生产力通过提升产品差异化与要素配置效率,为化解矛盾提供了现实路径。周力说,具体而言,在需求侧,优质新品种的培育与产品分级标准的建立有助于打破供给的高度同质化格局;深加工与功能化开发则将花生由单一油料拓展为食品、保健与工业原料,提升产品差异化水平。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与数字营销的普及扩大了消费半径,显著提高了需求价格弹性,从而缓解了“降价难以消化供给”的困境。在供给侧,良种推广与智能农机的应用改善了边际地块的生产条件,数字化栽培和精准农技服务提升了规模经营下的管理精度,延缓了单产随面积扩张而下降的趋势。
周力团队建议,提升新质生产力供给能力,支撑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强化良种攻关与规模化应用,培育推广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为提单产、提品质奠定基础。推进“农机农艺”协同创新,加快播种、田管、收获全程机械化技术突破,为适度规模扩张和生产效率提升提供支撑。加快数字化赋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精准施肥灌溉、病虫害智能防控和质量追溯,促进单产提升与品质提升并重。
完善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新质生产力采纳率。通过政策性补贴和金融工具,降低农户采用新质生产力的边际成本,缓解小规模经营主体的资金约束;加强培训与示范推广,针对不同区域与农户类型建立差异化的能力提升机制,提升农户对新技术的认知与操作能力;健全政府与服务组织的推广支撑体系,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相衔接。
实施花生生产者补贴,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应建立面向花生种植户的补贴制度,重点引导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首先,精准设定补贴标准。以花生种植面积或产量为依据,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适当提高补贴力度,增强规模经营的激励效应。其次,优化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一方面,将补贴与花生市场行情挂钩,另一方面,适度向优势产区和优质品种种植区倾斜。最后,完善补贴配套支持。针对享受补贴的花生产业主体,提供农技推广、农机服务、仓储物流等配套扶持,降低生产与流通成本。
此外,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推动金融机构开发花生专项信贷产品,优化花生保险产品体系,构建“气象指数保险+衍生品”模式,提升保障水平。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在组织化、规模化和市场化中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