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06:29:54
保险业在分散经济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与强化民生保障等方面具有专业力量和重要作用。上市保险公司半年报显示,人身险业在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兜住民生底线的同时,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优势,加力支持资本市场,经济减震器、社会稳定器功能凸显。
服务实体惠民生
从上市保险公司半年报中可以看到,人身险业正在不断丰富普惠保险产品和服务,为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失有所护、老有所养”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人寿积极开展各类政策性健康保险业务,支持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截至上半年末,参与承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70多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和140多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同时,加大商业健康险创新力度,上半年推出个人长期失能收入损失产品等多款公司首推健康保险产品,紧跟医疗医药技术发展,将更多创新药械纳入健康保障责任。聚焦新市民、老年人等普惠重点群体保障需求,中国人寿推出老年专属旅游意外、家政人员意外和疾病等专属保险产品。
中国人保持续助力国家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年金业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商业养老金业务稳中向好。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第二支柱年金管理资产规模达6783亿元,较年初增长5.1%;第三支柱商业养老金已覆盖10个试点地区,管理资产规模达243.07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倍。
从保险资金的投向看,保险业同时也在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绿色产业相关领域,精准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
在科技投资方面,中国太保提升科技资金支持力度,上半年末科技投资余额1197亿元。新华保险联合设立新质生产力相关主题的创投基金,探索通过新模式加大对新基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新华保险服务实体经济投资余额超1.21万亿元,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投资余额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科技金融方面助力“小巨人”、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等相关投资余额超605亿元,同比增长29.3%。
在绿色投资方面,中国人寿持续推进绿色投资领域前瞻布局与战略投入,前期投资的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成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上规模最大的IPO项目,有效助力新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中国太保构建绿色投资管理体系,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产业基金等形式,持续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领域发力。
险资入市稳市场
上半年,多家上市保险公司积极响应保险资金入市的号召,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的优势,加大权益配置力度,提升投资交易能力,把握市场结构性和波段性机会,投资收益总体表现稳健,实现了助力稳定资本市场与提升险资投资回报的良性互动。
新华保险在前期举牌多家优质上市公司的基础上,继续积极增配能够抵御低利率挑战的优质资产,优化权益资产的内部结构,夯实长期收益基础。同时,积极参与长期资金入市试点改革,联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和投资三期试点基金,截至目前累计规模近千亿元。基金专注投资二级市场优质上市公司,既优化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有效破解“长钱短配”问题,又有力支持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中国人保也稳步提升A股投资资产规模和占比,截至6月末,集团A股投资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26.1%,在总投资资产中的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人保寿险获批100亿元额度后,集团第一时间成立筹备组,积极推进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工作;8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就人保资产设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事项批复同意。基金投资策略将以A股为主,重点关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具有稳定股息回报、具有较好成长潜力的优质标的,同时将关注投资风险管控,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谈及下半年的投资方向,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认为,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债券市场利率维持低位波动,A股市场估值总体合理,市场底部相对夯实,积极因素累计增多,公司对下半年的A股市场仍保持乐观,将持续关注市场上涨板块中的板块轮动,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方向的投资机会。在这一市场判断的基础上,公司下半年将采取“配置资产做稳,弹性资产做优”的思路。具体而言,在固收方面将保持中性灵活的配置策略,保持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在较低水平;在权益市场方面将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持续优化权益配置的结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的配置,不断提升权益配置的稳健性和长期回报的潜力。
刘晖还提到,今年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也在陆续发放,随着上半年港股估值持续修复,港股市场将成为中国人寿权益投资配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元信用下降、全球资金再平衡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港股在新经济、高股息等优质资产方面具备配置价值,中国人寿在权益配置上保持了均衡稳健的组合。上半年我们在港股市场也进行了配置,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关注港股市场,持续开展投资操作。”
降本增效防风险
上半年债券市场利率维持低位震荡,保险公司资产收益难以覆盖负债成本的压力依旧较大。为应对这样的利差损风险,保险行业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双管齐下加以防范。
从负债端的保险业务来看,保险行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浮动收益的分红险产品,通过与客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降低负债的刚性成本,从而防范长期低利率环境下利差损风险。
半年报显示,上市保险公司分红险保费普遍大幅增长。中国人寿个险渠道大力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分红险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成为新单保费的重要支撑;太保寿险新保期交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保期交中分红险占比达51%;太平人寿分红险在长险首年期交保费中的占比更是高达87.1%。
“在低利率环境下拓展分红险销售,是公司落实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新华保险总裁龚兴峰表示,分红险产品本身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产品类型,但由于此前销售队伍长期没有销售分红险产品,公司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新华保险成立了分红险转型领导小组,建立了分红险销售推动专班和分红账户管理专班,一体化推进分红险转型,上半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累计保费看,二季度以来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其中个险渠道4月至7月分红险期交保费占比超过70%;银保渠道4月至7月分红险期交保费占比逐步提升,超过30%。
随着预定利率的下调,龚兴峰预计分红险占比还将逐渐提高,公司会将分红产品作为主流产品对待,深化分红险的产品开发,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加强产品在销售、培训、服务、投资、生态建设等关键环节的创新。
从资产端的投资业务来看,受利率风险影响较大的金融资产主要为债务工具。多家保险公司通过调整投资组合的结构和久期来管理利率风险,并尽可能使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相匹配。
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表示,公司持续优化配置结构,提升资负匹配能力,从期限结构、成本效益、现金流3个方面做好匹配。固收组合在以长久期利率债为主要投资品种的基础上,积极配置可转债、债券基金、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资产,拓展收益来源,降低在低利率环境下的再投资风险,加大多元化另类资产配置。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兼总精算师侯晋表示,在市场利率波动的过程中,中国人寿加强了资产负债统筹管理的组织和部署,在久期匹配方面,去年公司整体的资产负债有效久期缺口在2年至2.5年之间,通过努力,今年上半年已经把新单业务资产负债有效久期的缺口缩短到了1.5年;在成本收益匹配方面,公司2025年上半年负债保证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9个基点,这些都为公司应对利率风险奠定了良好基础。从中国人寿半年报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到,新业务价值对投资收益率波动的敏感性大幅下降,这证明利率风险管理已见成效。
“我们认为现在市场利率大幅下探的空间比较小,结合公司强有力的资产负债统筹管理措施,未来我们有信心管理好利率和利差损风险。”侯晋说。(经济日报记者 杨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