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15:03:40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日前落幕。服贸会上,“三农”领域热度不减,相关展台人流如织。与之呼应的是,各类主体加快进军农业服务领域。
农业要强,农业服务必须强。当今世界,农业强国大多是农业服务贸易强国。荷兰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却常年位居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究其原因,奶牛和生猪养殖技术世界领先,园艺农业模式成熟,农业服务业总体实力强。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链相对脆弱,积极发展农业服务贸易可以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但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大进”的同时难以“大出”。发展农业服务贸易,以服务带产品,可以提升我国农业软实力。
从产业本身看,农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农业服务。推动服务业同农业深度融合,有助于农业价值链向更高水平跃迁。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业劳动力只占总劳动力的2%左右,但为农业提供各类服务的劳动力却占劳动人口的10%以上,这也是其农业附加值高的一大原因。农业产业链是个有机整体,微笑曲线的两端都离不开农业服务业。促进资本、技术、标准、人才向两端的服务环节集聚,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益,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
“硬产品+软服务”是农业企业成功的秘诀。农业本身就是“软硬兼施”的产业,硬的方面主要是各类农业投入品和产出品,软的方面主要是农业技术、标准等各类配套服务。分析拜耳、科迪华等跨国企业的发家史,均离不开对农业服务的重视,包括研发、营销及相关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我国农业科技综合实力处于世界第一方阵,但农业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除了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外,资源共享利用水平低也是重要因素。发展农业服务业,提高资源利用率、科技到位率,既服务了农户,也创造了价值。
遗憾的是,我国农业服务业起步晚、规模小、产业不完整、竞争力不足。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农业服务以公益性为主,没能成为真正的大产业。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农业服务业飞速发展,由单一服务向多层次服务发展,由单一环境向全产业发展。数据显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为109.4万个,服务小农户数量达9400多万户,服务面积为21.4亿亩次。做强做优农业服务业是“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农业命题。
从产业角度看,发展农业服务业,要到田间地头找答案。只有帮助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解决难题、见到实效,才能赢得市场。要顺应个体需要,量身定制农业技术、信息、金融等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农资的集中采购、农机的共享利用、要素的优化组合,帮助小农户降本增效。我国乡村产业各异,农户需求也不尽相同,农业服务的模式和内容也不应千篇一律。
从贸易角度看,当前我国农业服务贸易的规模还不够大,结构上仍以中低端为主。当务之急是,在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的同时,高度重视农业服务贸易发展。以服务为牵引,把数字农业领域的技术积累转化为市场优势,培育农业服务贸易的主体力量,提升相关企业的国际话语权。
可以预期,有了农业服务的加持,农业将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