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18:41:35
白天在家看电视总觉得屏幕反光、刺眼?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不需要刻意关灯、拉上窗帘,我们也能在客厅等复杂光线下安心追剧了。
在近日举行的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2025IPC显示论坛上,京东方与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联合产业链核心伙伴,共同发布了《环境光下平板电视图像质量分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T/CVIA 162-2025)。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业界关于真实环境光照下图像质量分级与评价的空白,有望真正解决用户在真实光照环境中的屏幕观看痛点。
“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为了实现更好的观影效果,周围常常一片漆黑。这是因为只有在全黑环境下,画面的对比度和色彩 效果才能更好凸显。”京东方高级副总裁、TV及超大/IoT负责人王闰企说,长期以来,电视行业沿用暗室(漆黑)环境下测试的对比度(CR)作为画质核心指标,但这无法反映真实使用环境如客厅、商场等有环境光场景下的实际观感。因为当环境光过强时,电视屏幕会出现反光现象,从而导致画面对比度和清晰度下降。对此,消费者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虽然不少电视的对比度很高,但白天看在家电视还是感觉有些刺眼,需要拉窗帘,画面效果也不太好。
随着家用电视屏幕的增大和使用场景的多样化,如今消费者不仅关注电视画质在有光环境下的真实表现,也更加注意长时间观看时的护眼效果。海信视像首席科学家刘卫东博士告诉记者,由于环境光下的屏幕反射会明显降低画面对比度,为弥补此影响,以往很多电视厂商往往采用提升屏幕亮度的办法,但这会带来新的问题——增加电视功耗以及可能导致视疲劳。
解决这一痛点,降低屏幕反射率是关键。据介绍,京东方通过像素结构优化、新材料开发、表面处理等多种减反技术,将显示屏表面的光线反射率从常规产品的5%大幅降低至0.7%,将屏幕的环境光对比度由常规产品的200:1+大幅提升至1400:1+。目前ADS Pro技术已搭载于京东方UB Cell4.0解决方案,可有效抑制眩光和泛白现象,即使在强光环境下也能呈现深邃黑色、鲜活色彩与清晰细节。
以高标准引领产业升级,此次发布的《环境光下平板电视图像质量分级技术规范》创新性引入环境光对比度(ACR,Ambient Contrast Ratio)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并建立以反射率、环境光对比度、环境光色域三大指标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来看,ACR标准科学量化了在真实环境光照下(日常室内照度通常为100-300lux)屏幕的显示性能,改变了传统单一依赖实验室暗室测试的局限,为消费者在真实场景中的实际观看体验提供了技术保障。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董敏在发布仪式上表示,该标准凝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识,经过多轮技术论证和大量实测验证。“ACR标准的建立不仅填补了该领域长期缺乏统一标准的空白,更体现了中国显示行业从技术追随到标准引领的转变,将为消费者选购高端电视提供清晰、可靠的参考依据。”(经济日报记者 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