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的技术突破——天津宜科持续拓展传感器研发应用

周琳 2025-09-16 16:14:46

在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天津宜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一批高精度传感器已完成测试,准备发往用户生产基地,即将融入动力电池智能化产线,成为工业产线的“感知神经”。这种微米级激光测距传感器,是实现工业化控制的一种关键设备,曾是我国制造业的痛点。天津宜科投入近千万元进行研发,突破20余项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创新。

天津宜科深耕工业自动化领域20余年,在总线控制系统、测量识别传感器、旋转编码器等创新研发中取得多项成果,实现了技术突破。天津宜科董事长张鑫介绍,目前,公司拥有八大产品线,上百个产品系列和上万种产品型号,获得知识产权350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89项,软件著作权74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迎难而上

面对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技术要求高、应用场景复杂多样、产品可靠性要求苛刻等挑战,天津宜科秉持“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关键部件,构建自主可控的工业控制神经网络,保障产业链安全”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钥匙”,成功突破总线控制核心算法等关键技术,攻克测距传感器小体积与高精度兼顾的定制化难题。

2025年初,天津宜科接到锂电业用户定制测距传感器的订单。因为电池板加工区域太小,现有传感器体积过大,导致电池性能波动。该用户联系了多家传感器企业,要么无法缩小传感器体积,要么压缩尺寸后精度大幅下降,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天津宜科迎难而上,以科技创新为利刃,确定了“芯片集成+微型化封装”的研发方向,通过重构传感器形态,将产品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锂电池产线的某些加工区域空间很小,传感器体积大一点都放不进去。”天津宜科传感器研发总监冀明明说,“缩小传感器体积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加强对精度的控制。精度是传感器的‘生命线’,在锂电池生产中,测距误差哪怕超过0.1毫米,都可能导致电极对齐偏差,影响电池的导电性和使用寿命。”

天津宜科研发团队从芯片校准、光路研发等方面逐一突破,激光测距传感器搭载公司自主研发的信号处理算法,解决了狭小空间信号干扰问题。经过30余种方案的实验,研发团队解决了上百项技术难题,将检测误差控制在微米级以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五十分之一。

公司副总经理张朝辉介绍,目前,公司已推出系列微型高精度传感器,除了锂电池行业,还适配3C(计算机、通信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工业机器人、物流、汽车及零部件等多个领域的需求。

2025年3月,天津宜科首批定制化测距传感器顺利投产,准备发往用户生产基地。“这款只有拇指盖大小的传感器,是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攻克技术难题、抢占市场先机的有力见证,代表着公司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方寸之间的技术突破,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智造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张朝辉说。

数智转型

在天津宜科的数字化生产车间,自动导引车正在忙碌穿梭,把物料摆放到生产设备的料架上。在流水线上完成一道道加工工序后,传感器便会被传送带送入自动化检测区。经过激光扫描、参数测试,传感器将进入立体库,等待开启下一段“旅程”。

数字化生产车间内,智能仓储物流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紧密交互,像为仓储物流装上了“智慧大脑”。物料的每一次移动、每一个状态变化都被实时捕捉并传入系统;组织协同功能打破各环节的壁垒,让仓库、生产线与管理部门紧密配合;移动智能作业让工作人员摆脱了固定办公的束缚,手持终端便能完成各类操作;数字化存档则像建立了一座“电子档案库”,物料的全生命周期信息都被妥善保存,随时可查。“智能仓储立体库实现了物料端到端的智慧化及无人化管控,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天津宜科数字化业务总监王孝强说。

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宜科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弥补了智能制造底层设备和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数据鸿沟。过去,生产设备与信息化系统之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屏障,设备运行数据如同被困在孤岛中,难以顺畅流通到企业资源计划、制造执行等核心系统,制约数字化工厂建设。如今,宜科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拥有深度适配的接口技术,搭载先进的采集算法,成功打破了设备与系统间的数据壁垒。

应用宜科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后,当设备出现微小异常时,实时上传的数据能立即触发系统预警;当生产计划调整时,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能通过平台快速获取设备产能数据,实现精准排产;当需要追溯产品质量时,制造执行系统能调取全流程设备参数,快速找到问题根源。数据的无障碍流动,让生产管理从“经验驱动”彻底转向“数据驱动”,每一个决策都有了扎实的数据支撑。

目前,天津宜科正在建设新工厂,通过自主研发并引进高端智能化装备,持续打造数字化生产线,对制造环节业务流程进行精益化改革,形成制造端数字化、智能化体系。

拓展市场

“最近,咱们公司凭借总线产品拿下了一笔新的海外订单。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获得产品的国际认证,为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打好基础。”天津宜科总线产品线总监彭程说。

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天津宜科频繁接到海外订单,产品直接或随智能制造装备一起走出国门,销往中东、东南亚等地区。

目前,公司已在欧洲、北美等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不再依赖传统的外贸代理模式,而是通过海外分公司直接开展销售业务。采用这种直销模式,公司不仅能更加快速地响应海外客户的需求,及时了解当地市场动态,还能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让品牌在国际市场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2024年德国纽伦堡工业自动化展览会上,天津宜科带着自主研发的产品亮相。展会现场,公司展台前吸引了不少国外企业代表驻足观看,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并演示微米级激光测距传感器的高效检测过程。当看到传感器在模拟电池生产场景中精准捕捉到微米级的距离变化时,一位德国企业的技术总监不禁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天津宜科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超出了我的预期。”

展会期间,天津宜科与多家海外装备制造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同时,公司向全球同行展示了中国智能制造的实力,打破了部分海外企业对中国高端智能装备的固有印象,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靠科技创新,公司今年将实现超10%的收入增长目标;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形成引领行业的技术优势。”张鑫说。从攻克核心技术的坚韧,到数智化转型的果断,再到闯荡国际市场的自信,天津宜科不断前行,以科技创新为笔、以数智转型为墨,在全球制造业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