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多权融合”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马呈忠 2025-09-16 18:08:41

用水权改革精算每一滴再生水的价值,土地权改革唤醒“沉睡资源”创造千万产值,山林权改革让万亩林地掘出“绿色黄金”,碳排放权改革将低碳行为转化为“碳收益”……近年来,宁夏银川市持续推进“多权融合”改革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推动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高效配置,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目前,银川市“六权”改革一体化服务平台累计交易额已突破28.5亿元。

作为国家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银川市在用水权改革方面成效显著。今年5月,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以0.728元/立方米的价格,分别购得50万立方米的置换黄河水指标,总成交额109.2万元,完成全国首例河湖生态再生水置换用水权交易。此举打通了“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的科学流转通道,实现水资源“循环增值”。近年来,银川累计完成用水权交易100笔,交易水量6.95亿立方米,成交金额7.14亿元,位居宁夏首位,并开展用水权收储10笔、质押贷款9笔,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土地权改革不断释放新活力。西夏区创新“点状供地+原地类管理+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模式,为兰多多亲子度假综合体等项目供应商业用地24宗共6.04亩,配套农业设施用地3.76亩,推动老农庄转型为农文旅融合新地标,缓解企业投入高、周期长的难题。银川还推出“标准地+弹性供应”方式,帮助宁夏超导泛半导体公司以降低75%前期用地成本竞得一宗工业用地20年使用权。自2024年以来,银川市辖区累计出让“标准地”11宗共1029.7亩,促进产业用地多元高效配置。

山林权改革助力生态与经济共赢。位于银川市金凤区的宁夏丝路振兴芳香研创产业园流转200亩土地,林下种植薰衣草、洋甘菊等60万株,发展香料种植与加工,预计年产值达50万元,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目前,银川市推广林药、林果、林花等模式,林下种植2000亩,年产值超2870万元,未来将继续扩大规模,推进林地资源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碳排放权改革让低碳行为“有价”可行。近日,兴庆区完成银川市首笔大型活动碳中和交易,通贵乡清洁取暖项目34吨碳减排量用于抵消音乐节排放,以沉浸体验提升公众低碳意识。银川已开展4笔碳普惠交易,总量638吨,金额4.79万元,并将出台碳普惠消纳方案,拓展减排激励渠道,推动全社会自愿减排。

资源环境要素是绿色转型的重要基础。下一步,银川将持续深化“多权融合”改革,开发相关金融产品,推进“六权”抵质押贷款与一单式交易,优化资源配置与生态环境协同,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