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11:51:06
从昔日群众对“家门口就业”的殷切期盼,到如今年产值突破亿元、带动千余人稳定增收的坚实成果——河南省南乐县以毛绒玩具产业为突破口,仅用短短数年时间,蹚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就业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成为激活乡村经济活力、撬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9月13日,在南乐县超鹏玩具加工厂的生产车间内,110余名工人正紧张有序地赶制一批20万的订单。车间内缝纫机飞速运转,裁剪、缝合、填充、刺绣……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人们神情专注,指尖翻飞间,一只只憨态可掬的毛绒玩具逐渐成型。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场始于精准扶贫、成于产业振兴的深刻变革。2017年,面对脱贫攻坚的关键任务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实难题,南乐县深入调研、科学研判,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市场前景广阔、劳动密集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毛绒玩具产业上。南乐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考察团奔赴河北雄安新区等地实地走访、招商对接、洽谈合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首家毛绒玩具企业——雄昌毛绒玩具厂成功落户南乐。
项目一落地,便如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短短时间内,便吸纳了150余名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其中50名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他们通过稳定务工实现了持续增收,彻底摘掉了“穷帽子”,真正让“挣钱顾家两不误”的朴素愿望照进现实。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学,父母在乡镇工厂上班,一家人团圆和睦,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乘着首家企业成功落地的东风,南乐县顺势而为,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保障,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纷至沓来。鹏强毛绒玩具、鸿泰玩具等大型加工企业相继扎根,一座座现代化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发展势头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向上。
截至目前,南乐县已形成10家规模化生产企业、20个标准化产业园区、30余个分散式加工点协同发展的产业矩阵,年产毛绒玩具逾1200万件,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累计带动1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曾经不起眼的扶贫车间,如今已蝶变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崛起的生动缩影。
订单为桥,联通世界。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南乐县的毛绒玩具企业始终坚持质量立业、诚信经营的理念,凭借精湛的工艺水平、严格的品质管控体系和高效的履约能力,赢得了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广泛信赖。从承接订单、定制设计,到原料采购、精细生产,再到品牌验货、装箱发运,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工人匠人的智慧与坚守。一个个造型可爱、触感柔软、做工精良的毛绒玩具由此走出中原腹地,走向全国各大城市,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走进无数孩童温暖的梦乡。
这不仅擦亮了“南乐制造”的金字招牌,更使这片土地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条,在更高平台上站稳了脚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为南乐县毛绒玩具产业主阵地的梁村乡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精准施策,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梁村乡党委书记裴中江介绍:“我们专门成立了毛绒玩具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建立了由乡主要领导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企业在用地审批、用工保障、融资支持、技术升级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积极推进辖区内企业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引导企业抱团取暖、错位竞争、联动创新,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在他看来,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唯有协同发力,才能走得更远。如今,各企业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订单共担,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发展生态。
小小毛绒玩具,承载的是童真童趣的温暖记忆,更是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期盼。它不仅是孩子们手中的玩伴,更是南乐百姓手中的“致富经”。从一间间简陋的扶贫车间起步,到如今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从最初解决局部就业难题,到如今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南乐县毛绒玩具产业的崛起之路,既是政策精准滴灌、靶向发力的生动体现,更是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接续奋斗的真实写照。
展望未来,南乐县县委书记邵平信心满怀:“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抓手,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畅通供应链,推动毛绒玩具产业向智能化、品牌化、高端化迈进。坚定不移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富民强县的康庄大道上稳步前行,让这一只只‘小玩具’撑起更多家庭稳稳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