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21:28:32
江苏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开放是江苏发展的突出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江苏如何稳外贸稳外资,推进高水平开放?
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9月15日在无锡正式启动。记者从江苏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及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十四五”以来,江苏省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取得亮眼成绩:外贸进出口跃上5万亿元台阶,2024年达5.6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规模连续22年居全国第二位,2025年上半年达2.81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最高;外资规模始终保持全国首位,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190.5亿美元,2021至2024年累计1037.4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达16.2%;世界500强已有408家在江苏投资……
一个“外向”的江苏活力十足,密码何在?
“在稳规模的同时,江苏更加注重优结构,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支持服务,外贸新动能加快培育。”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倪海清介绍,江苏持续加大拓展东盟、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展会、信保政策支持力度,市场结构更多元,今年省级贸易促进计划支持展会中新兴市场展会占比达到65%,1-7月江苏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59.9%,较2020年提升12.6个百分点。
江苏大力支持高技术产品、绿色低碳产品扩大出口,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推动机电产品、集成电路、船舶、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24年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68.7%,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超一倍,船舶出口突破千亿元、增长59%。同时,新业态发展势头更强劲,江苏举全省之力发展跨境电商,聚力打造30个跨境电商产业带,2024年全省跨境电商平台进出口同比增长超过20%,今年1-7月继续增长80%以上。
在江苏,优质制造业项目持续落地,高质量外资加快集聚。倪海清介绍,江苏立足产业优势,聚焦重点国别,省市联动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跨国公司江苏行”等活动,精准招引外资参与强链补链延链,2021-2024年累计吸引制造业外资375.8亿美元,占全省外资比重36.2%。今年以来,德国、日本、瑞士等对江苏实际投资增幅均超过90%。
“通过突出数智赋能增效,江苏推动外贸外资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黄萍表示,近年来,江苏以建设数实融合强省为目标,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为路径,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外贸外资企业更好融入全球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针对当前外贸订单“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快交期”的新要求,江苏引导企业加快部署柔性制造单元、协同制造平台和“小单快反”系统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生产线进行模块化、数字化改造,增强快速换型、混线生产能力,提升企业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和交付能力。
同时,江苏加快推进深层次开放。发挥开放平台数量多、类型全、能级高的优势,推动首创性、全链条、集成式改革创新,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江苏自贸试验区以占全省千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贡献了10%的外贸进出口、10%的实际使用外资,跨国公司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数量占全省1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9%,建设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同批次前列。积极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规则,学习借鉴沿海省市经验做法,更大力度探索先行先试和压力测试,首批高水平制度型开放“38条”措施已全部落地,第二批“50条”正在加力推进,抓好国家部署推动的107条制度型开放措施复制推广。
在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江苏开展了新一轮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版),学习借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标准,深化对标改革。建立全省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门联席会议机制,组织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支持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江苏连续五年位列‘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荣飞说。
眼下,在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节点,江苏勇担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正紧扣“一带一路”交汇点重大定位,以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为目标牵引,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持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努力塑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