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新能源装备产业储能蓄势

2025-09-15 16:52:36

八月的热浪裹挟着奋进的步伐,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新能源装备产业领域如火如荼:“源网荷储”四位一体与制储运加全产业链协同的氢能产业示范项目正在加速建设;泰莱电气新能源装备项目的钢架厂房已拔地而起……

莱芜区新能源装备产业链集聚储能、光伏、新型电池、新型电力设备四大细分领域。通过“龙头带领-潜力培育-项目驱动-精准招商”协同发力,莱芜区新能源装备产业集聚蓄势,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8家,特别在储能、氢能等新兴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龙头带领 锻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微信图片_20250908154541_119_418.png

在和庄镇,一根根电缆串联起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作为莱芜区新能源装备产业的“引导者”、区域线缆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山东正泰电缆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指引、产能共享、生态协同,带动33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2025年1至6月份,公司实现产值14.06亿元。

在山东泰莱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派繁忙景象。成套车间内,工人正忙着组装零配件;投资7.5亿元建设的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项目,车间主体已经封顶,预计今年11月项目一期可投产。

作为专业从事应用于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的输变电及控制设备的生产制造企业,山东泰莱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箱式变电站及变压器在国内新能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研制的超大容量新能源陆上风力电用预装式变电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外垄断,在新能源变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

涌现出的一批模范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与成果转化能力。莱芜区正依托正泰电缆、泰莱电气、鲁能开源电器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电力装备链、光伏储能装备链,推动产业向智造迈进、向高端升级,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潜力培育 锻造氢能赛道“先行者”

在山东昊源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项目现场,大型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火热建设场景。

微信图片_20250908141721_32_470.jpg

这是我国率先开创的集“源网荷储”四位一体与制储运加全产业链协同的氢能产业示范项目。

“项目建设过程中攻克了多项技术壁垒,开发的制储运加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实现氢能供应链全流程数字化监控;创新的“电-氢-热”多能互补模式,使系统整体能效提升20个百分点。”山东昊源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说道。

项目全面达产后,每年可消纳绿电3200万千瓦时,减少标煤消耗1.12吨,碳减排2.56万吨。项目的建设标志着山东在氢能产业生态构建上迈出关键一步。

在山东昊源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项目的指引下,莱芜区聚焦高成长性、创新驱动型中小企业,将重点培育玉帛电缆等7家潜力型中小企业,力争3年内入库纳统。

项目驱动 跑出能源智造“加速度”

在山东希格斯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排排废旧锂电池整齐摆放。在先进技术加持下,经过精细拆解、智能分选等多道工序,废旧电池实现循环再利用。这不仅是物质的重构,更是资源的高效利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迅速增长,电池资源再利用将迎来亿万级市场。公司启动双基地建设战略,开发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建立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再利用基地和电池资源交易基地,助力企业战略转型。2023年,公司成功入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梯次利用白名单,成为济南市率先跻身该白名单的民营企业。

希格斯的电池资源交易基地,将立足济南,覆盖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辐射整个京津冀地区。新能源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化建设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退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量4万吨。

今年,莱芜区将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重点围绕大型储能系统集成等领域,实施精准招商策略,目标企业包括储能系统集成商、光伏组件制造商。同时,围绕氢能源、动力电池回收等新兴产业布局,积极招商引资、补链强链,逐步探索一条老工业区绿色转型的莱芜路径,力争2025年实现产值50亿元,在新能源装备产业赛道上加速前行。

(数据来源:中共济南市莱芜区委宣传部)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