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14:53:08
走进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机械臂快速精准焊接,AGV(自动导向车)穿梭往来高效运输,6种车型在同一条智能柔性化生产线上完成制造,一台台智能化生产设备映入眼帘。
在焊接车间,一个工作站由4到6台机器人组成,一个工人可监管三四个工作站。“我们的机器人点焊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传统焊接车间需要用工300人左右,我们用30人就可以实现整个车间所有工序的运作。”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涛说。目前车间这2条柔性自动化车身焊接生产线,可实现新黄河、豪沃TX、汕德卡三大平台75种驾驶室的“柔性化”生产,完成38道工序仅需2.5小时。
数智化为工业生产插上腾飞的翅膀。截至今年7月份,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整车生产超7万辆,同比增长17%,人均产出提升42%。
近年来,莱芜区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和“工赋泉城”行动,“一企一策”推进产线数控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化,累计培育两化融合贯标企业69家、全区主导产业数控化率达到90%以上。
在宏济堂制药(莱芜区)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工厂生产车间,已经看不到工人忙碌的场景,智能化设备取代了大部分人工,生产线高度自动化运行。
“依据电子处方,机械手精准分拣着每一味药材;通过配料系统配好后,就由投料机器人接收转运;投料机器人会根据预定轨迹,自动将料投入料仓,通过数智化的运用,让一键熬药成为现实。”宏济堂制药(莱芜区)有限公司提取二厂负责人邓宽说,依托园区信息采集系统,工厂实现了从药材预处理、蒸煮提取到调制灭菌、包装入库的全流程数字化,“我们一共有5380多个控制点位,蒸汽的大小、设备里的温度、开盖的动作等等,全部由自控系统控制,不需要人工参与,只要轻点鼠标,就能一键熬药。”
截至目前,莱芜区共建成5G基站4745处,实现城区5G信号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通信网络基础。全区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达到69家,DCMM贯标企业29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5家,省级数字化车间3个,省级智能制造场景7个,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75%以上。
“未来,我们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大对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服务工作力度,以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莱芜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