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07:00:57
9月11日举行的2025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发布《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迎来里程碑式复苏。联合国旅游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国际游客数量恢复至14亿人次,与2019年水平持平,较2023年增长11%。
世界旅游业复苏,正为全球经济注入澎湃动能。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何超琼认为,《报告》预测2025年旅游业将为全球经济创造11.7万亿美元的价值,占全球GDP的10.3%。旅游业转型需要持续创新与发展,可持续发展、数字技术创新以及智慧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深刻改变旅行方式、目的地探索模式、资源管理机制以及跨文化路径。5G以及6G网络为实时导航与安全防护开创了条件。人工智能助力打造个性化旅行体验、沉浸式技术则打破了传统旅行空间限制,从虚拟路线设计到旅行回忆再现,全面增强旅游的参与感。
当前,全球旅游业面临着深刻的结构调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正在重构旅游产业链条、重塑旅游发展格局。
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认为,发展旅游业,首先,要更加注重数智赋能,不断推动旅游业智慧化发展。广泛运用数智技术,持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智慧旅游平台、提高旅游管理效率,积极培育数字虚拟游、文化体验游等新业态,打造更多互动性与沉浸感并存的新空间。其次,更加注重产业转型,不断推动旅游业融合化发展。全域化、多维度挖掘配置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与农业、工业、商业、体育、教育等跨界融合,推动旅游业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提质增效。最后,注重合作共赢,不断推动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携手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和线路开发合作力度,促进资源互享、信息互通、游客互推,营造协作共生的旅游生态。(经济日报记者 崔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