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图什无花果变身“致富果”丨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林紫晓 2025-09-14 15:30:00

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这片“万山之州”,无花果正从传统作物蜕变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阿图什市无花果三产融合园,阳光透过大棚薄膜洒下,落在郁郁葱葱的无花果树间。枝头果实累累,清甜香气扑面而来。“以前种无花果,产量低、收入少。自从技术人员来帮忙,教我们科学种植,产量一下子就上去了!”种植户艾克拜尔·库尔班一边在大棚里劳作,一边分享自己的增收故事。两年前,他仅种植2亩无花果,年收入仅2万元;如今种植面积扩大到4亩,年收入达6万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新疆2.jpg

艾克拜尔口中的“科学种植”,离不开技术专家的扎根付出。种植技术专家范延成每日深入大棚,持续观察记录无花果长势,通过三项关键技术推动产量跃升:一是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改良土壤,优化根系生长环境;二是采用植株矮化与定植技术,控制枝条旺长、降低结果枝位,实现“一叶一果”的高效结果模式;三是依托智能温湿度调控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既增产又节本,切实帮种植户增收。

这片无花果产业乐园的设计师,是新疆海德坤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无花果产业协会会长王省业。拥有12年无花果全产业链运营经验的他,2023年带领精英团队及多项专利技术进驻克州,成功将“波姬红”无花果品种引进帕米尔高原。通过技术革新,当地无花果实现全年365天采摘,亩产从传统的800公斤跃升至4000公斤,彻底改变了当地无花果“靠天收、产销散”的传统模式。

“我们不仅要把无花果种好,更要通过深加工和文旅融合,让每一颗果子的价值都最大化。”王省业说。如今的无花果三产融合园,不仅有现代化种植大棚保障鲜果供应,还配套建设了无花果文化展销中心、研发中心和酒厂,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文旅”的完整产业链。

在展销中心展厅内,琳琅满目的加工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果干、果茶、果酒等整齐陈列,瓶身点缀宝石、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无花果香水更是热销单品。“无花果浑身是宝,每一款产品都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它的独特价值。”展厅负责人格娜介绍道。

44.jpg

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无花果的“足迹”也越走越远。克州林草局特色林果创新中心主任刘海燕表示,如今物流运输问题持续改善,无花果鲜果可在48小时内送达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现在的阿图什无花果,已经成为能和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并肩的‘爆款鲜果’,深受全国消费者喜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克州特色林果业发展蹄疾步稳。去年,全州特色林果业总产值达6.7亿元,果农收入持续增长,不仅创造了稳定就业岗位,还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

如今,阿图什的无花果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未来,在科技的持续赋能下,这颗“致富果”将结出更多硕果,为克州群众带来更多幸福与希望,持续奏响乡村振兴的嘹亮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