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朗智能:在浦东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赵淑兰 王雨婷 2025-09-14 15:29:53

9月12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走进擎朗智能的测试场地,各类机器人测试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配送机器人正在运送水杯,医疗机器人正在转移、搬运重物,技术人员在一旁手捧笔记本电脑实时记录着各项数据。

11.jpg

技术人员正在对擎朗智能清洁机器人C40进行调试。(王雨婷摄)

擎朗智能成立于2010年,彼时公司的办公场地还是在一间简陋的民居里,而启动资金也仅有20万元。公司创始人兼CEO李通敏锐地感知到,机器人可以从事大量简单且重复的劳动,能够有效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很多现实问题,便在早期将企业研发、设计的重点放在了服务机器人上。

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擎朗智能累计出货量已超10万台,业务覆盖餐饮酒店、医疗康养、工厂商超等全生态场景。作为全球具身服务机器人行业领军者,擎朗智能依托全栈自研技术体系与“研发-智造-落地”全链条闭环能力,持续引领服务机器人产业革新,构建了通用+专用,覆盖人形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行业最全品类的产品矩阵,可为客户提供前沿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22.jpg

擎朗智能医疗机器人。(王雨婷摄)

凭借自有智能化生产基地与全球化运营网络,擎朗智能的产品畅销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城市。在李通看来,企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上海浦东这片沃土的滋养。

“做浦东的企业很幸福。”李通如是说道,他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其中的“幸福密码”:一是浦东的人才优势显著。无论是国内的学者还是国外的专家都愿意在浦东扎根,在这里企业可以很容易地招聘到自己需要的相关领域全球顶尖的高科技人才。二是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当地政府不仅在企业发展初期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还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包”,给予了科技企业一揽子的政策支持。例如,上海为科技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将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的时间由3年缩短至几个月,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三是上海高校资源丰富。擎朗智能先后与包括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联合培养博士后,极大地助力了企业的科技研发和课题攻关。四是金融“血脉”畅通。地处全国金融中心,企业可以很便利地接触到大量的金融资本,公司的国际业务结算也得到了相关银行的有力支持。

在浦东良好营商环境的助力之下,7月26日,擎朗智能在具身智能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新款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F1问世,实现了从单一任务执行到全场景服务闭环的跨越,进一步拓展了服务的边界。

浦东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包括擎朗智能在内的越来越多当地机器人企业,不断革新具身智能技术场景。未来,他们也将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浦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