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深化跨区域协作

李治国 2025-09-13 11:11:44

加快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的重要部署。近年来,上海市普陀区把握机遇,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引力场、智汇源、孵化器和服务中心。

今年以来,普陀区与江苏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7个城市签订合作备忘录,推动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在科研学术、技术研发、产业对接、文旅融合、国际市场开拓等领域,促成沿沪宁区域50余项合作落地。

实践层面,各类成果加速涌现。上海化工研究院牵头的“长三角同位素技术创新联合体”入选第二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首批次产品丰度99%以上的碳—13同位素一氧化碳产品实现稳定量产,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

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普陀区着力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机制,建立由企业出题的需求筛选机制,推动科技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等联合发布攻关清单。同时,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和创新联合体;加强科研设施与平台共享,促进科技信息与政策互通。

为畅通协同渠道,普陀区科委打造的“沿沪宁协同创新集市”已上线试运行,将促进沿沪宁合作城市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供需匹配。普陀区科委主任李文波介绍,普陀区已打造了一支223人的沿沪宁技术经理人队伍。

普陀区沿沪宁协同创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陆海表示,普陀区将继续巩固深化既有合作成果,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做优协同创新的硬环境、软环境,打造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