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14:29:0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2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财政在支持教育发展方面成效明显。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持续加大投入,支撑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截至2024年底,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连续十多年保持在4%以上。“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预计超过25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38%左右。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都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郭婷婷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教育重点领域得到巩固完善。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1万亿元,带动地方持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有力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80%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支持大幅提高教学条件和质量。
在进一步提升教育公平性、可及性方面,“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300亿元左右,向各阶段学生发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惠及学生约1.5亿人次。连续四年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去年,对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大幅提高标准、增加名额,对国家助学贷款提高额度、降低利率,惠及学生3400万人次。
郭婷婷说,投入质效显著增强,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财政投入兼顾“硬件”和“软件”,统筹推进办学条件改善和教育质量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国家财政将持续强化教育投入,进一步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