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4 11:49:45
走进位于山东潍坊昌邑市的共享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智控中心,真切感受到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操作DCS控制系统,手指在键盘和按钮上熟练舞动,对生产中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关键参数实现自动控制、监视和报警,确保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优状态。
“我们企业作为铸造产业链上游的关键材料供应商,专注生产铸造用树脂、固化剂及铸造涂料等核心配套材料,主要应用于铸造前端砂型(芯)成型阶段。”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春艳介绍道,像昌邑市围子街道的浩信集团等重点铸造企业,就是他们的下游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在昌邑同属于共享集团的另一家子公司——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潍坊)中心,有着截然不同却又紧密关联的发展路径。该中心依托全球领先的铸造3D打印智能示范工厂,开展3D打印砂型、黑色及有色金属快速铸造等业务,覆盖从工艺设计、全流程制造到检测、快速交付的全链条,形成了与上游材料生产不同的研发制造方向。
就这样,2家企业在同一节点上延伸出了2条既各有分工又紧密交织的产业链条。正是这种企业在产业链上的有序集合,成为昌邑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让昌邑的产业从单一链条不断拉伸、延展,进而通过链条间的组合与裂变,推动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企业如树,“产业苗圃”树木郁郁葱葱。看透“植树—造林”深层次逻辑的昌邑,于2022年深化“链长制”,由政府主导,打通企业上下游供应链条,推动各企业协同发展。目前,昌邑形成了高端化工、机械装备、纺织超纤、食品加工等4大产业集群。
昌邑市深知,产业链的发展不能孤立进行,必须突出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从技术攻关、要素保障、市场拓展等多维度打破环节壁垒,让上下游企业在协同中降本增效,提升产业链整体韧性。昌邑市先后举办机械、化工、新能源产业链等“组主场”活动5次,组织200多家企业参加各县市区举办的“我帮企业组主场”活动,完成互采额30亿元。
“我们实施‘一链一策’,重点推进企业培育、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及要素保障等工作,推动产业‘沿链赋能’。”昌邑市工信局局长范新章说。
联点成链,集链成群,昌邑市的努力汇聚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今年上半年,昌邑市高端化工、机械装备、纺织超纤、食品加工四大产业上半年实现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6.5%、14.2%、27.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