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20:08:59
9月12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研讨会上正式发布《未来医生白皮书(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
《未来医生白皮书》已连续四年发布,是观察全球医疗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今年的调研覆盖109个国家的2206名临床医护人员,其中包括481位中国临床医护人员。该报告旨在揭示全球医疗领域的最新趋势,全面分析人工智能(AI)在临床场景中的应用潜力和挑战。
调研结果显示,全球48%的临床医护人员已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几乎是去年的两倍。其中,中国临床医护人员的使用率高达71%,远超美国(36%)和英国(34%),显示出中国在医疗AI应用方面的积极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医生(97%)尝试过ChatGPT、Gemini等通用型AI工具,仅有76%使用过专门面向临床的AI解决方案。
调查显示,临床医护人员高度认可专业临床AI工具的价值。他们认为此类工具能够帮助节省时间(57%)、赋予医护人员更大自主权(53%)、为患者护理方式提供更多选择(53%)。在具体临床应用上,30%的医生已使用AI识别药物相互作用,其他主要场景包括:进行X光、MRI、CT等医学影像分析(21%),通过AI获取复杂病例的多学科综述(21%),借助AI生成患者用药摘要(20%)等。在行政事务中,医生们也逐渐借助AI提升效率,例如撰写患者信件(23%)、生成临床病案记录(22%)以及保险预授权申请(17%)。
许多受访医护人员强调,AI未来将在诊断支持、模式识别、循证建议以及个性化护理等方面展现巨大潜力。中国临床医护人员对此尤为看好,他们普遍认为AI能够改善日常工作效率和患者诊疗体验,并对医疗机构和政府在推动AI应用中的表现持更积极的评价,这也为AI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尽管AI应用前景广阔,信任问题依然是影响其广泛普及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临床医护人员普遍认为,只有当AI工具基于可靠来源并经过人工核查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68%的受访医生指出,如果AI工具能自动引用参考文献,将显著增强他们的信任感。与此同时,他们也提出了提升专业临床AI工具可信度的具体措施:确保训练数据基于高质量、经同行评议的内容(65%)、使用最新资源(64%)并由独立临床专家定期审查输出结果(61%)。
在中国,临床医护人员尤其强调透明度、输入数据的质量和信息的时效性是建立信任的关键。这反映出中国医生在积极拥抱AI的同时,也对如何确保AI工具的可靠性提出了更明确的期待。(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