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 18:40:07
9月10日,第七届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平行论坛“绿电绿证与绿色发展政策创新”在京举办。国网能源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分别发布了《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一体化创新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全球电力发展转型报告2025》成果。
“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进入由补贴支撑发展转为平价发展,由政策驱动发展转为市场驱动发展的新阶段。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介绍,绿电绿证市场构建是接力新能源补贴政策、适应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关系新能源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政策设计。绿电交易与绿证交易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是体现绿色电力电能价值和环境价值的重要依托。
今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指导下,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联合开展了跨经营区绿色电力交易。通过完善交易机制、挖掘通道潜力、强化交易组织,实现广西地区新能源电力送上海以及蒙西、东北、华北等地新能源电力送广东,充分释放了市场竞争活力,有力服务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常青表示,下一步要促进绿电供需匹配。在供应端,在省内衔接好新能源全面入市政策,推动机制电量外新能源全面参与绿电交易,在省间强化连续开市、推动跨经营区绿电交易,多措并举保障用户绿色用能需求。在需求端,有效压实用户消纳责任,同时探索绿电直连项目、零碳园区项目与绿电绿证交易进一步衔接协同。
论坛上,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了理论专著《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一体化创新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该书是国网能源研究院在应用基础理论方面的首次创新探索,旨在对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以下简称“三新”)建设的理论基础、实施框架和落地应用等提供参考借鉴,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刘俊表示,在现实逻辑方面,该书提出“三新”在系统结构和供需格局等方面的同步演化,本质是海量新进利益主体和存量利益主体的博弈,以及既有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甚至重构,要实现安全、清洁、经济和共享的多方统筹,关键驱动力是“融合”,并以此挖掘蕴含其间的巨大效率效益空间。从当前能源电力行业发展现实看,促进上述“融合”仍需要破解一系列关键制约,并准确把握“三新”的融合发展态势。
电力作为清洁能源转换和利用的重要形式,在各国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关键。全球能源互联网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高艺介绍,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首创编写《全球电力发展转型报告2025》,基于详实的数据系统分析了2024年全球电力发展与转型呈现出的几个趋势。
在电力消费侧,2024年全球电力消费规模再创新高,约4%的增速超过了能源消费及经济发展增速;电气化率达到约20%,社会用能方式迈入新阶段;人工智能用电在部分地区成为新兴增长极。在电力供应侧,全球电源总装机继续扩大,风光新能源装机增速超20%,集群化开发与多能协同成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关键路径;核电进入大小规模并举的新发展格局,并从单一基荷电源向综合供能系统转型;2024年全球电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成效显著,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首超50%、发电量占比突破40%,电力碳排放强度降幅为十年来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