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村超”“苏超”感悟历史耐心

王 浩 2025-09-11 11:50:05

足球的弧线,划过乡村的旷野,划过城市的夜空。

一头,首届“村超”全国赛总决赛在贵州榕江县成功举行,“村超”翻开崭新一页。另一头,“苏超”持续火热,13座城市比拼,单场上座超6万人,前6轮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近380亿元。小小足球,展现了城乡活力。

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在压缩的时间轴上,如何让城与乡协同并进?从“村超”到“苏超”,在乡村与城市各自土壤里“生长”出的足球赛事,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

“让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能有机结合在一起”“现在的城乡人口流动还是候鸟型的”,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言之谆谆,“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在2013年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口城镇化问题上,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对“历史耐心”的一贯强调,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带来深刻启迪。

保持历史耐心,要有长期主义的大视野。曾经,榕江是52个挂牌督战贫困县之一。攻坚拔寨,久久为功,一锤一锤凿通山路,年复一年培育产业,改变了山乡、振奋了精神,为“村超”举办奠定了基础。再看江苏,人均足球场面积全国第一,大型体育场馆低价或免费开放,“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为“苏超”攒足了人气。“村超”兴起、“苏超”火爆的背后,都有滴水穿石的韧性,有量变引发的质变,更有力证明了农村发展天地广阔,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机遇无限。

正视城乡间“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从落差中把握势能、挖掘潜力,潜下心来、稳扎稳打,就会发现城乡融合蕴藏的巨大发展能量。

保持历史耐心,要有勇于开拓的进取心。有耐心,并不等于一味等待,更不意味着消极懈怠,而是要积极作为、开拓进取。榕江是地处西南的小县城,却把“村超”做成了大品牌;“苏超”是业余足球赛事,江苏却调动群众积极性,打造出爆红的百姓联赛,并以“足球+”模式激活文旅消费。没有一直落后的赛道,只有跟不上时代的思考。转换思路,勇于开拓,能把先前的不利条件转变成发展优势。

打开思路,不能脱离实际。立足当地特色,加速城乡间要素流动,有很多文章可做。浙江安吉余村,推出“大自然工位”,有水、有网、有电,再加上好生态,吸引城市青年“移动办公”。陕西西安栗峪口村,一杯乡村咖啡激活研学、民宿新业态,村民当上主理人。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城乡间的双向奔赴能激发更多新增长点。

保持历史耐心,也要有尊重规律的自觉性。现代化进程中,城镇的比重上升,乡村的比重下降,这是客观规律。但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乡村都不会消亡,这也是客观规律。因此,城与乡不是谁将代替谁,城乡“一体”也绝非城乡“一样”,而是要深度融合发展。这既需要户籍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也要有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不懈努力。做好这些工作,需要科学规划、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中国式现代化的图景中,城乡是一个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发展共同体。保持历史耐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会更广阔,我国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才会更强。

转载自《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1日 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