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15:29:08
近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省农科院、烟台市海阳市、日照市东港区等多支队伍赴新疆麦盖提县,开展多领域、深层次交流交往活动,为两地企业搭建起合作桥梁。
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中,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回望过去,传统的东西部支援协作往往聚焦于资金转移和项目援助,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单向“输血”的特点。东部地区凭借其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技术和丰富资源,向西部地区提供资金、物资等多方面援助,旨在缓解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境。不过,这种模式也存在局限,在长期依赖外部援助的情况下,西部地区的自身“造血”功能提升可能受到制约,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对口支援协作已突破简单的资源转移模式,转向全链条价值共创。帮扶发展应该更加注重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强化内生动力的锻造,让协作从单向“输血式”帮扶转为双向赋能的“造血式”发展。
产业协作是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牛鼻子”。东部地区在技术研发、市场渠道、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优势,西部在资源禀赋、土地成本、劳动力供给上拥有潜力,应该充分分析东西部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强化科技赋能,构建“东部研发—西部转化”的创新链条,加速东西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挥技术优势,实现品牌和市场联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再升级。
人才是支撑东西部协作发展的第一资源。东部地区紧盯西部发展需求和人才短板,可开设“人才飞地”与“人才驿站”等,采取双向挂职、组团帮扶、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畅通先进理念、技术、经验等流动;西部地区也应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导向,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注重人才引育相结合,通过各类培训、交流活动,提高本地人才的技能和管理水平,加速人力资源与重点产业深度协同。
协作的可持续性源于市场逻辑与政策推动的有机融合,需以机制创新构建可持续的东西部协作生态,打通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堵点,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共同体。完善“飞地经济”“反向飞地”等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合作共赢的长效协作机制,有效拓宽发展空间。
东西部协作与对口支援不是简单的“富帮穷”,而是要通过优势互补,纵深推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信息等领域深度融合、协作联动,有力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能级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