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多元化常态化有利市场生态|陶然论金

彭传旭 2025-09-10 13:49:51

近日,*ST天茂由于业绩持续亏损,年报“难产”,目前已向深交所提出终止上市申请。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主动退市逐渐成为一些上市公司基于战略发展考量的选择,这也是A股退市多元化、常态化的又一积极变化。

“上市难,退市更难”曾是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痛点。单一的退市标准、复杂的退市程序,让一些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企业”“僵尸企业”滞留市场。这些企业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市场资源,扭曲了资源配置效率,更滋生了“炒小、炒差、炒壳”的投机风气,既损害了投资者合法权益,也制约了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推进退市制度改革,退市指标逐步丰富和细化,多元化退出渠道进一步畅通,A股常态化退市的节奏明显加快,市场生态的“新陈代谢机制”持续完善。

当前,A股退市多元化特点日益凸显,市场生态正发生积极改变。一方面,主动退市从“个别现象”走向“可选路径”。2025年以来,已有5家上市公司选择“主动离场”:*ST天茂、玉龙股份和中航产融选择主动退市;中国重工和海通证券,因吸收合并退市。其中,3家公司选择通过股东大会决议退市,并向全体中小股东而非仅异议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有效保障了中小投资者退出权益,避免其因企业退市承受额外损失,彰显了市场化退出机制的人文关怀和制度温度。

另一方面,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力度显著增大。截至8月26日,今年已有9家公司因财务造假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触发强制退市,覆盖重大违法类、交易类、规范类及财务类等多个类型,清晰传递出监管层坚决打击违法活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正义的决心。

与此同时,“退市不免责”已成为资本市场共识,并落到实处。退市绝非违法违规行为的“避风港”,对于企业在退市前存在的财务造假、信披不合规、资金占用等问题,监管部门持续强化追责,并通过行政处罚为投资者民事赔偿提供依据。例如,8月21日至22日,已退市的华铁股份和泰禾集团先后公告收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其中华铁股份在退市后再次被罚2415万元,累计罚款金额达5565万元。泰禾集团则因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被处以600万元罚款。此外,2024年以来,证监会已向公安机关移送30余家退市公司涉嫌信息披露犯罪线索,对于构成犯罪的,司法部门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让“违法必受惩”成为刚性约束,既维护了市场秩序,也切实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一个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既需要便捷高效的“入口”,也需要畅通多元的“出口”。展望未来,随着常态化退市制度进一步完善,主动退市制度安排不断优化、退市监管与追责体系持续强化,更多的优质资源将向有竞争力的企业集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这不仅能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夯实制度基础,更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资本动能,让资本市场真正成为服务创新、支持实体、保护投资者的良性生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