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工厂游凭啥火出圈

黄鑫 2025-09-05 06:51:03

刚刚过去的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达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思考,工厂游凭啥火出圈?

工厂游精准抓住了当下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想知道工厂游为啥火爆出圈,首先要了解工厂游都在游什么。

在巧克力工厂,亲眼目睹一粒粒可可豆如何一步步变成香甜丝滑的巧克力,还能亲手制作;在啤酒工厂,参观完现代化生产线,畅饮一杯新鲜出炉的原浆啤酒,别提有多惬意了;在汽车工厂,戴上增强现实眼镜,沉浸式感受组装过程,几百个机器人同时作业让人大开眼界;等等。这些可看、可玩、可吃的体验,满足了消费者的求知、社交、互动等需求。

去工厂旅游巧妙避开了传统旅游业的痛点。不少传统旅游项目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体验。工厂游互动和参与更多,不仅能上手操作,还能吃着喝着再带点回去,游客在这里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与传统旅游相比,工厂游门票性价比超高。比如,一大两小总计25元的门票,参观半天不说,进门出门还非得每人赠送几瓶饮料才放你走;网上预约免费参观,且全程都有香喷喷的牛奶供应。这样的工厂游物超所值,也不受季节、天气限制,怎能不让人直呼“真香”。

工厂游“真香”,本质上在于中国制造“真香”。工厂游不是新鲜事物,甚至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为何以前不火现在火了?因为工厂变了。在智能化浪潮下,工厂告别“脏乱差”的旧形象,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生产场景。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实时监控的电子大屏、智能协作的机器人,这些观赏性与科技感十足的先进元素,不仅让游客惊叹,也直观展示了中国制造从人力密集到创新驱动的华丽转型,让大众触摸到“中国智造”的脉搏。

工厂游也在赋能中国制造。不少游客因为参观某家工厂,看到干净整洁的生产环境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亲眼见证产品生产全过程,对该品牌从路人转变为忠实粉丝。可见,工厂游带来了眼见为实的冲击力,往往比广告更有说服力,能建立强大的品质信任感。工厂游还让冷冰冰的工厂变成了有温度的品牌,通过互动拉近与游客的距离,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和品牌认同。游客在参观过程中的良好体验通过社交平台等渠道进行广泛传播,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曝光量和关注度,实现场景即营销。

工厂游还倒逼中国制造持续升级。透明工厂将企业生产全流程置于公众监督之下,这对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企业质量管控多依赖内部标准,透明化后,从原材料筛选到成品出厂,每个环节都被游客近距离审视,任何细微的质量瑕疵或流程漏洞都可能被放大,直接影响品牌形象。压力也是动力,为了呈现更好的生产状态,企业引入更先进的设备、优化生产工艺、采纳游客的合理反馈,将推动技术迭代升级。

制造业的本质还是生产。工厂游若想行稳致远,关键在于找到生产与游览的平衡点,既不能为了旅游体验打乱生产节奏,也不能因固守生产而让游览沦为走马观花,这考验着企业的系统规划与细节设计能力。归根结底,好的工厂游不是生产的负担,而是企业对生产流程、管理能力的一次检验。以生产为基、以体验为翼,才能让工厂游既不偏离制造业本质,又能成为连接企业与消费者的优质纽带,助力中国制造走得更好更远。

中国制造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