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豪情今犹记

本报记者 孙潜彤 2025-09-03 07:00:02

“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激动。”家住辽宁沈阳的95岁程茂友,这几日心中有一份特殊的期待:9月3日,作为抗战老兵,他将参加在首都天安门举行的盛大阅兵式。

程茂友的家乡在河北遵化,地处冀东地区。从记事起,他就目睹了日寇烧杀抢掠的暴行:父亲和大哥先后遭到日本鬼子严刑拷打,父亲不幸去世,大哥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发生在1941年的“潘家峪惨案”让程茂友记忆犹深:“潘家峪村离遵化不远,腊月二十八,乡亲们正准备过春节,鬼子包围了村子。全村1700多人,有1200多人惨遭杀害……”

饱受日伪蹂躏的冀东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轰轰烈烈的武装抗日斗争:挖地下暗道、建立秘密联络站……潘家峪侥幸逃过一劫的小伙子们参加了八路军,战士们在枪托上刻下死去亲人的名字,抱定“誓让鬼子血债血偿”的决心,打起仗来十分勇敢。“当时连像样的枪都没有,可为了打鬼子,乡亲们不怕死!”程茂友说。1945年2月,15岁的程茂友毅然参加了八路军,同年光荣入党。和许许多多的冀东儿女一样,程茂友拿起武器为抗击日寇、保卫家园而战。

后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程茂友感觉一下子从黑暗中走到了阳光地儿。“大家蹦高欢呼啊,有的放鞭炮,有的敲盆,那个高兴劲儿!”程茂友说。

抗战胜利后,程茂友随部队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离休后,程茂友心系国防教育,长期担任多所地方高校的“红色思政课辅导员”,坚持宣传中华民族的斗争史,传承红色基因。

“和平来之不易啊!我们要永远记住那段历史,才是对无辜遇难的百姓、英勇牺牲的战友最好的告慰。”程茂友说。(经济日报记者 孙潜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