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09:43:24
近日,走进山东济宁嘉祥县南部山区的麒麟觅境景区,随处可见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曾经矿坑遍布的荒山,如今已成为备受青睐的生态旅游打卡地。
这一转变,源于嘉祥县持续十余年的矿山生态修复工程。2010年,面对长期开采留下的“生态疮疤”,嘉祥县全面实施封山禁采,关停石灰窑97座、封禁矿山65座、封停锯石机5000多部,开启了漫长的生态修复之路。
“修复矿山不能蛮干,关键要找准方法。我们充分借助当地群众在处理山体岩石和选择植被方面的经验优势,经过十余年不间断的精准修复,昔日的矿坑,已整为平地,裸露的岩石再接新绿。”嘉祥县自然资源规划局一级主任科员黄海栋表示。
十多年来,通过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嘉祥县南部山区完成封山育林4.6万余亩,植树1000多万株。从满目疮痍到绿色崛起,曾经的荒山秃岭再度披上绿装。
而矿山修复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需找到合适的绿色发展路径。嘉祥县政府投资2000万元铺设了四条总长30公里的旅游公路,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
麒麟觅境是嘉祥县重点打造的多业态文旅融合项目。依托南部山区的良好生态,近两年嘉祥县先后开发了3处休闲度假胜地,各景区串珠成链,已成为济宁及周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尽享“绿水青山”的生态“后花园”。
如今,南部山区已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游客络绎不绝。坐落在景区旁的九顶山农家乐负责人张同立高兴地说:“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去年收入突破100万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目前,嘉祥南部山区已落户20个重点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8000万元。更令人欣喜的是,生态改善让周边村民的农产品成了“香饽饽”,地瓜、桃杏等土特产供不应求,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年增收2600元,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将继续深化生态修复成果,推进济宁野生动物园、武氏祠汉文化保护传承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区域性文旅康养目的地。”嘉祥县文旅局副局长张榜超表示。
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绿意盎然取代了往日尘灰。从“生态疮疤”到“城市后花园”,嘉祥县用十余年的坚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变为现实。这条依托生态修复、文旅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不仅让荒山蜕变为打卡胜地,更成为了驱动乡村振兴、富民增收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