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芹:上合组织经济合作空间积极拓展

2025-09-03 07:51:01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上合组织国家凝心聚力,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聚焦可持续发展,拓展全方位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政策沟通更加密切。迄今,中国分别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签署新版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与乌兹别克斯坦结束乌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市场准入谈判,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政府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海关之间加强信息共享,建立标准化合作机制,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夯实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基础。

互联互通不断升级。上合组织国家大多为邻国,为构建跨境运输通道创造了有利条件。2024年,途经该地区的中欧班列共开行1.9万列,同比增长10.7%。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货运量稳步上升,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区域国际公路运输快速发展,空中丝绸之路畅通连接,从中哈原油管道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从中俄原油管道到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区域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日渐完善。数字化赋能软联通,中哈边境巴克图口岸智慧升级,中俄满洲里—外贝加尔斯克公路口岸采用过境卡车电子排队系统,提升了通关效率,区域物流运输更加畅通。

贸易规模稳步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7月,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合计5197亿美元,同比增长2.7%,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塔吉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亚美尼亚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农产品贸易成为新的增长点,来自俄罗斯的冰激凌,阿塞拜疆的石榴汁,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鲜食葡萄、蜂蜜、甜瓜、车厘子、柠檬等应季水果,不断进入中国百姓餐桌。借力丝路电商,各国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成效凸显。

区域投资提质增效。金融合作不断创新,上合组织银联体成员行融资合作日益加强。各方大力推动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中国新疆银行与中亚国家7家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中国的支付宝等与哈萨克斯坦企业对接,中国银联卡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实现本地发行,助力投资持续增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24年底,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各类投资存量逾1400亿美元,承包工程累计新签合同额突破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超6800亿美元。中国成为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哈萨克斯坦的第三大投资来源国。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除传统的能源矿产资源领域外,农产品深加工、绿色能源、汽车制造和物流运输业成为投资新热点。爱菊中哈粮油合作项目建成北哈州、阿拉山口、西安三位一体跨国大物流、大加工的全产业链闭环供应链体系,成为中哈产能投资与合作的典范。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生产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成为中亚绿色转型的技术标杆。中国企业为塔吉克斯坦建设首个风光储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为当地民众提供清洁高效的电力资源。中国的技术、资金和经验助力上合组织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数字经济成为亮点。为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合作,我国建立了中国—上合组织大数据中心,并设立新疆分中心、哈萨克斯坦数字技术交流基地、中国广州数字技术培训基地、中国重庆数字技术培训基地4个分支机构,构建“国内实训+国际交流”双轮体系。两年来,大数据中心累计为上合组织国家培训数字技术人才770余人次,提升了区域数字能力储备,为深化数字经济合作提供人才保障。

地方合作释放潜力。上合组织国家彼此相邻,边境地方合作具有特殊意义。中方倡导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地学合作研究中心等,在农业、经贸、司法、环保和地学等领域搭建广泛的地方合作平台,并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巴基斯坦提出千名农业人才赴华培训项目,利用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学习我国的先进干旱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其农业现代化进程。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复制陕西杨凌高科技农业园区管理模式,显著推动了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上合组织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大大拓展了区域经济合作空间。

天津峰会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将推动上合组织进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