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息县:用服务“真心”换企业“安心”

夏先清 2025-08-29 22:27:17

“真是太感谢这个好政策了!以前在外打工,最愁的就是孩子上学的事,现在跟随老公来到咱们县里,按照政策县里很快帮我小孩对接上了学校。我们夫妻俩也能踏踏实实在这儿干活了!”8月27日,阿尔本(息县)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声嗡嗡作响,工人艾敏一边手脚麻利地操作着设备,一边分享着这份喜悦。

她口中的“好政策”,正是河南省息县为破解企业员工子女入学难题推出的创新举措,如今在息县,像艾敏这样靠这份政策解决了心头大事的企业员工,早已不是个例。

这份政策的出台,并非偶然。近年来,息县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工业园区内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线一条接一条投产,用工需求也随之节节攀升。可就在企业铆足劲冲刺发展的关键期,一个现实难题却渐渐凸显:不少员工,尤其是从外地或乡镇来县城打拼的务工人员,总被“孩子上学”的心事牵绊。“活儿是好活儿,可一想到孩子要么留在老家当‘留守儿童’,要么在县城找不到合适的学校,心里就不是滋味。”有员工坦言,正因这份顾虑,过去不少人即便看中息县的就业机会,最终还是忍痛离开。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也忍不住惋惜:“我们厂之前有几个技术过硬的老师傅,就因为孩子入学的事没着落,最后只能辞职回老家找工作,对我们来说真是不小的损失。”

看到企业面临“留才难”、员工遭遇“安心难”的双重困境,息县第一时间作出部署,制定了《关于解决息县工业园区入驻企业人士子女或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就学问题的意见》。为了让政策落地不“打折扣”,县里还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从政策解读、材料指导,到审核把关、学位协调,每一个环节都安排专人跟进,让随迁子女入学的事快办、办好、办得让人心安。

“以前总担心材料交上去就没下文,没想到这次这么顺利。”回忆起申请过程,艾敏语气里满是欣慰。公司把申请要求、所需材料传达给每一位员工,她赶紧按要求整理好材料交上去,没等多久就收到了好消息。孩子顺利被龙湖中学录取。艾敏不知道的是,这份“顺利”背后,是息县教体局和人社局的紧密协作:两部门主动打通数据壁垒,一边逐家企业统计用工名单、摸清员工子女入学需求,一边逐校梳理县城中小学的学位空余情况,通过精准匹配,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孩子都能找到“家门口的好学校”。

据统计,自政策实施以来,息县已经帮助500多名产业工人解决了子女入学难题。单是2025年秋季学期,就有97名产业工人的孩子,通过这项政策走进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息县都把“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此次政策,更是把企业的用工需求、人才的就业发展和子女的教育保障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孩子上学的事解决了,员工不用再分心,能踏踏实实留在岗位上;企业能留住稳定的员工队伍,发展更有底气;而越来越多的人才和企业愿意来息县,又能为地方发展注入新活力。

对于大力发展户外纺织产业的息县来说,留住产业工人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绕不开的一环。“我们秉承招工招商的理念,通过系列举措送工、稳工,让企业安心生产、放心生产,为全县产业发展注入鲜活动力。”息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夏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