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18:26:29
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体量全球最大;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总数达311个;“一网通办”事项达25大类964项,基本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全环节……在国务院新闻办25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海关高质量发展数据亮眼。
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表示,“十四五”以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外贸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力,出口含新量更足,进口来源更广,区域结构更优。全国海关忠诚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海关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关便利化实现新突破
在粤港澳大湾区,“一港通”监管模式创新使货物在港口的转运时间由过去的5天至7天缩短到现在的2天至3天;通过开设口岸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来自泰国、越南等周边国家的新鲜水果最快7小时即可到达广州、30小时便能抵达北京市场。
跨境贸易便利化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是优化营商环境、应对外部冲击的有效手段,也是履行WTO协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客观需要。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海关总署联合20余个国家部委,每年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参与城市已扩大到全国17个省份25个城市,累计出台改革创新举措108项,着力营造更加便利、安全、可预期的贸易环境。
在简化通关流程上,依法减少审批、精简手续,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在强化互联互通上,做好硬联通、软联通工作,一方面加强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重要枢纽节点口岸扩能提质;另一方面,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30个部门和单位的业务系统对接,964项服务上线运行,实现跨境贸易业务全链条全环节的“一网通办”。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应用,智慧海关建设提速。网络化互联、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分析、自动化作业的海关监管服务新形态正在形成,海关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以进口铁矿石为例,通过在卸货通道上加装近红外光谱仪、高速图像识别系统、自动采样机器人,做到边卸货边检查是否属于固体废物、是否有夹杂其他物品,通关时间平均压缩15个小时以上。
“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智慧海关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中国海关监管服务的体量大、链条长、领域广、类型多,为智能科技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应用场景。下一步将加快智慧海关总装集成、业务模式系统重构,全面推进海关工作现代化。”孙梅君说。
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门户。“十四五”期间,我国持续推动边境口岸扩能提质,“东中西协同、海陆空联动”的口岸格局日趋完善。
截至目前,我国水运口岸已达125个,承担全国口岸货运量的90%以上;空运口岸85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织就全国各地快速联通世界的航空网;陆路口岸101个,成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口岸通行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水运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43亿吨,比“十三五”末增长了一成;航空口岸增长超过17%;陆路口岸增长超过19%。
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办公厅主任张宝峰表示,便捷畅通的口岸通道让更多“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世界,也让更多“全球好物”快速进入中国市场,更好地服务百姓需求。
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增长极”,以不到两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五分之一的进出口总值,已成为跨国产业的承接平台、开放发展的关键平台、新兴业态的培育平台以及制度创新的试验平台。“十四五”期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新增加19个,总数达到174个;布局更加优化,已经实现了全国各省区市全覆盖。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介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实施封闭管理的特定区域,采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监管模式。特殊表现在一是政策优,多重政策红利叠加形成了助力企业发展的“强力磁场”,进口入区可以享受保税、免税,许可证件管理相对宽松,出口入区可以享受退税。二是功能全,区内可以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检测、保税维修,多元业态汇集形成了促进外贸增长的“强力引擎”。
促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十四五”以来,各地海关创新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等新业态监管模式,外贸新动能加速提升。出口含新量更足,2024年,我国“新三样”出口比2020年增长2.6倍;进口来源更广,“十四五”期间,新增准入81个国家(地区)的271种农食产品,大宗商品、先进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多元化;区域结构更优,东部地区稳量提质,中西部地区发力起势,进出口年均增长7.9%。
文创产品加速出海正成为外贸发展新亮点。近年来,《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游戏和电影周边、以LABUBU为代表的国潮成为全球消费新宠,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备受关注。“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增权利人注册近2万个,知识产权备案接近10万个,越来越多的权利人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中获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海关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在对外开放领域保护创新。”王军认为,中国海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服务强国建设,更体现大国担当,既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也保护国外企业在我国的合法权益,既阻止境外侵权产品流入国内,也打击国内侵权产品流向境外。
孙梅君表示,下一步,全国海关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谋划“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更优监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严打私的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