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4 18:09:05
近日,记者从深圳市特区建工园林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深圳园博园作为深圳公园运改维一体化的改革试点项目,自2024年7月以来经历一系列景观修缮改造、公共绿地管养维护、可用建筑空间消费场景再造,从“景观陈列”式的公园变身为可游、可赏、可消费、可社交的复合空间,成为市民游客感受城市慢生活的好去处。
深圳园博园一角。
园博园坐落于深圳市福田区竹子林西段,占地约66万平方米。2005年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落幕后,园博园转型为永久性市政公园。随着时间推移,传统公园运营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显现:服务供给与市民需求错位、财政投入压力增大、空间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园博园部分区域“有景无人”。
深圳园博园一角。
如何让这座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园林焕发新生?“我们采取了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的系统性变革,通过空间的‘焕活’,在开展物理形态更新的同时,促进其实现‘为景而建’向‘为人而生’的价值转变。”深圳市特区建工园林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经理沈恋蒙介绍,通过“园子+院子”的创意构想,运营团队以中式园林院落为载体,巧妙重构空间叙事,让昔日被遗忘的角落飘散着咖啡的醇香,常年封闭的院落化身茶院;废旧的仓库则成为年轻人围炉夜话、思想碰撞的社交聚集地。
深圳园博园一角。
为进一步升级服务体验,改造过程中,项目团队增设了游览车、代步车、充电宝、自助贩卖机等便民设施,优化了多语种标识系统,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市民都能便捷游园。园博园还通过自主策划“重新识园”“科技新年”“夏日多巴胺”等主题活动及引入IP,使公园成为时尚、科技、人文的聚合地。
沈恋蒙表示,未来,特区建工园林集团将继续深化“公园创意社交场”品牌,计划完成十余处景点改造,引入更多元化的业态,促进文商体旅的深度融合。同时,集团将加速落地智慧运营平台,借助AI技术探索智能导览、人流分析、生态监测等新应用场景,推动公园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跃迁。(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