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召:农村“三变”带来经济“三增”

夏先清 2025-08-24 11:35:43

8月20日,走进河南省南召县五朵镇五朵山牧野溪谷风景区,绿荫蓊郁,山间溪流绕着青石坠下,汇成一池清水,池中挤满了游客——孩童举着水枪嬉闹,大人则坐在水中专门放置的露营椅上,享受酷暑之中难得的清凉。游客张翠萍说:“坐在水里,喝着咖啡,吹着山风,抛开一切烦恼,真真切切地放松了一把,以后每个暑假都要来五朵山。”

五朵山旅游度假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甲级民宿,亦是中原地区知名的道教文化旅游胜地。景区以“山水交融、道韵悠长”为特色,自然景观集山、水、林、峡、瀑、潭、云、路于一体,春有杜鹃烂漫,夏享22摄氏度的清凉,秋观层林尽染,冬赏银装素裹,兼具南秀北雄之美。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探索实施的“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增(即:村集体资产增值、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收)”模式,走出了一条“党政主导、村集体投资开发、村民筹资入股、专业企业建设运营”的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我们成立了五朵山文旅康养联合党委,整合市、县、乡、村、企的党员力量,形成了党建引领、纵横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格局,确定了发展民宿经济带动群众致富的思路,指导和推动村‘两委’与五朵山景区合作发展,推动土地和闲置房产流转、村民筹资入股,协调解决项目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为项目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五朵镇党委书记廉德刚说。

五朵山区域8个村分别成立村集体合作社,组织村民按自愿原则,把本村荒山、荒地、耕地、林地和闲置的房产、农机具等资源评估作价后打包流转给村集体合作社,实现从农村闲置资源到村集体可开发利用资产的转变。与五朵山景区共同商定实施民宿经营项目,集体合作社保留该项目的所有权,转让经营权、管理权给五朵山景区,村集体合作社每年获得一定比例且逐年递增的分红。截至目前,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全乡流转土地林地953亩,参与流转土地农户427户,每年通过土地租赁费用额外获益23万元。

五朵山景区为有信用且自愿参与文旅产业发展的农户提供信用担保,由地方金融机构对农户授信并发放贷款;农户把获批贷款作为股金投入到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把资金投入到村集体选定的文旅产业建设项目,获取项目经营收益分红,实现资金变股金。农民从合作社投资收益中获得分红,成为股民,以协议约定保底分红的形式实现“借鸡生蛋”。截至目前,已为692户村民授信担保,整合资金1亿3695万元,每户每年分红3000元以上。

五朵山旅游度假区运营负责人姚飞告诉记者:“公司与村集体签订协议,公司组建专业运营团队负责合作项目运营,同时由于无需承担征地拆迁费用、建设费用,实现轻资产运营,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经营效益。公司先后策划实施了五朵山避暑旅游节、金秋旅游节、高端民宿体验节、徒步河南、玉兰节等大型宣传活动,五朵山民宿已成为南阳地区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南召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三变三增”模式,让文旅融合既有“看头”又有“赚头”,既留住了乡愁又鼓起了腰包。据统计,通过“三变三增”模式,南召县文旅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南召的好山好水好文化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金钥匙”。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442.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3.4亿元;带动3.2万名农民实现增收,人均增收超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