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4 11:46:51
今天(24日),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在山东青岛正式启用。之所以叫“超阶”,是因为除了光伏发电外,这个大楼还通过梯次储能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放电,实现100%绿能替代。该大楼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在零碳建筑方面取得新进展。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建筑”
在青岛正式启用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高117米,共有23层办公区,日均用电量约6000度。大楼的零碳方式与传统的屋顶加装光伏不同,东西南三面都采用了建筑一体化光伏玻璃幕墙,相当于给大楼披上了一件“发电外套”,实现直接提供直流电,不仅可以就近使用,还可以有效避免直流电转换交流电所带来的损耗,为大楼提供25%左右的绿色能源,一年减少碳排放近500吨。
在大楼底部,还安装着“隐藏能源”,14块淘汰的汽车动力电池在这里继续发挥余热。电池每天进行一充一放,不仅可以将光伏玻璃幕墙产生的多余电量存储在其中,在深谷时段,电网内大量无法消耗的清洁能源也可以以每度0.22元的低价进行存储,供用电高峰期或雨天阴天使用,有效调整用电负荷。
实现100%绿电的自给自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数字化系统给整个零碳大楼带来了有效的支撑,通过多方案对比,将传统的变电站、配电站等五大站点合一,实现100%绿电的自给自足。
大楼内安装的近24000个微小传感器,有效替代室内的传统开关,实现人与大楼内灯光、空调、电梯等全自动交互。通过扫描人脸便可以实时感知员工需要去的楼层,并立刻安排最近的电梯对员工进行接驳;当员工来到办公区时,灯和空调会自动打开,离开后也会自动关闭,有效实现节能减排。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表示:“绿电的消纳,我们大概每年能节约2500吨的碳排放。通过数字化大幅度降低了这个楼的投资成本,接近20%到30%,运营效率提高了30%,用能成本也节约了大概30%。”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与绿色能源研究室主任赵越介绍,超阶零碳大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完整的能源生态系统。实现了100%绿电的自给自足,形成了零碳建筑新模式,利于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标准化集中管理也避免了电池分散处置的环境风险。
新能源汽车可以给大楼反向供电
在这栋新投用的大楼里,还有着汽车给大楼反向供电的科技,这是如何实现的?
相对于传统机械泊车的烦琐,企业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全自动极速立体泊车系统,不仅在建造初期就节省了0.5亿元的建造费用,使用起来也更加智能高效。
车辆停到指定区域后,机器人便会自动对接、调整车辆位置。再通过精度高、稳定性强的轨道系统结合齿轮驱控技术,实现机器人在轨道上带车快速、精准地移动和启停,单辆停车效率最高可以控制在35秒内。而在这套停车系统里,还藏着新能源汽车给大楼反向供电的黑科技。
在充放电机器人接入时,就可以对车上的动力电池进行“毫秒级”体检,当电压、电流、温度等指标不符合大数据库内同款电池的综合指标时,就会在29秒内将车移动到安全的位置,并根据电池热失控程度对车辆进行梯级浸没,避免危险发生。
目前,每天只需要300辆车为大楼各提供10度电,就可以为大楼解决近一半的能耗,每位员工还可以享受每度电差价1.2元的收益。在极端情况下也可以完全采用汽车反向供电的模式,保证大楼正常稳定运行。通过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统,大楼成为电网的柔性调节节点,可以配合电网削峰填谷,缓解高峰用电压力,同时也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其离网运行能力可以确保关键负荷不间断供电。
赵越表示,通过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统,大楼成为电网的柔性调节节点,可以配合电网削峰填谷,缓解高峰用电压力,同时也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其离网运行能力可以确保关键负荷不间断供电。
零碳场景融入生活
加快清洁能源网形成
近年来,零碳建筑、零碳园区遍地开花,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融入了各式各样的零碳应用场景,“零碳”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近日,位于广东的大三门岛再次实现了“零碳岛”升级,荒废的海虾养殖场不仅实现了渔光互补,还在一旁配备了1万千瓦时的“超级充电宝”。白天多余的电量可以进行存储,山顶新加装的一台200千瓦的大型风机,也可以在夜晚为村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绿色电源。
村民告诉记者,以前在岛上通过柴油发电,一度电的成本要近3元,现在不仅用电成本降低到0.62元/度,用不完的电还可以卖给南方电网,获取额外的收益。实现了用电自由,岛上的游客也多了起来。
游客冯杰说:“这个岛以前我也来过,水电供应非常差,半夜经常没有电。现在24小时可以通电,有空调,环境也漂亮了,以后我会经常过来的。”
在山东济南,城区里的供暖烟囱也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全国最长的“温暖动脉”。聊热入济长距离供热工程总长约130公里,将聊城两座发电厂的余热送到济南,不仅可满足约1亿平方米供热需求,在每年采暖季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0万吨。
位于贵州贵安的智算中心集群正在为全国各地提供着零碳算力。浸没式液冷散热配合上氟泵空调的自然冷却技术,不仅可以拥有更快更精准的算力,还可以有效节省电力,降低碳排放。屋顶配备的光伏矩阵与分布式风能组成微电网,也使绿电覆盖率达100%。
南网数字集团驻贵安数据中心项目经理卢才漂表示,每年节约标准煤约3200吨,相当于植树80万棵,显著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
数据显示,我国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56.8%下降到2024年的53.2%,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39.7%,高效清洁的能源网络正在加快形成。
赵越表示,高效清洁能源网络,首先有利于守护绿水青山,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将显著提升企业绿色能源消费比例,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高效清洁能源网络的构建将创造更加绿色、智能、普惠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