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20:30:27
8月22日,第九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暨西夏陵文化遗产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宁夏银川举行。120余名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文博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共探西夏陵世界遗产价值阐释、保护与活化利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西夏学创新研究。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要学术平台,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九届。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西夏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西夏陵申遗成功丰富了中国世界遗产体系,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包容、创新与多元一体特质,为人类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宝贵财富。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冼国义表示,西夏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宁夏将借西夏陵申遗成功“东风”,推动西夏学研究迈上新台阶,支持国内外学界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开展研究,深挖西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深入分析西夏文化与中原及其他文化的内在联系,揭示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基因密码,以研究成果实证西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地位作用。
大会报告环节亮点纷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金波阐释西夏陵历史地位、价值与民族交融特点;李华瑞教授阐明西夏文明的中华文明属性;聂鸿音教授、高奕睿教授分别分享西夏语元音性质、西夏文《五公经》研究成果;杜建录教授以“西夏学的新阶段”梳理学科新发展;张艺明副主任解读西夏陵世界遗产价值。学者们从多领域阐释西夏陵遗产中的民族交融特质,论证西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发展。
会议期间,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同步举办成果展,集中展示近五年标志性成果,包括《西夏通志》《俄藏黑水城出土雕塑》《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研究》等重要著作,尽显西夏学研究的深厚积累与最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