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国际港口合作害人害己

郭 言 2025-08-22 06:29:04

  近日,有的美国政客无端声称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港口网络,意在“控制全球贸易”“威胁他国安全”。这种论调既没有事实根据,也缺乏逻辑常识,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与霸权心态的体现。全球化港口合作的开展不是为了控制谁、威胁谁,而是为了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互利共赢。

  港口是全球贸易的重要节点,其功能不是“封锁”,而是“连接”。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加强港口合作,是利于全球贸易往来的互惠共赢之举。海运承担了全球约90%的货物贸易,是全球供应链运转的“稳定器”。对于任何一个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经济体来说,港口合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制造的产品、进口的大宗原材料、跨境电商的包裹,都需要高效顺畅的港口体系支撑。因此,中国积极开展国际港口合作,是保障本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理性选择。

  中国开展国际港口合作,也是顺应国际社会客观需求之举。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国际港口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吞吐能力不足、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中国在港口设计、建设、运营、数字化改造等方面具备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有意愿也有能力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

  例如,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蒙巴萨油码头项目投入运营后,大幅提升了蒙巴萨港油气中转能力,帮助降低了肯尼亚的能源成本,为肯尼亚乃至整个东非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在中国支持下,实现从荒滩到现代化港区的飞跃,成为该国连接中东、非洲和亚洲的重要枢纽;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曾因债务危机陷入长期低迷,中国企业投资并参与运营后,将其打造成地中海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此外,中国在开展国际港口合作的过程中,坚持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发展意愿,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不干预他国内政,不以港口合作谋求战略控制。一系列事实清楚表明,中国的港口合作不仅没有“威胁”,反而解决了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的实际发展难题。

  当今世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织,港口作为贸易链条的重要环节,其顺畅运转关乎全球市场的稳定与繁荣。把国家之间开展的正常港口合作泛安全化,鼓吹所谓“中国投资港口威胁论”,纯属人为制造紧张、挑动对立,极可能引发不良连锁反应——国际物流通道受阻,运输成本上升,贸易秩序受扰,最终伤及所有依赖全球化分工的国家和企业,可谓害人害己。那些执意编造“威胁论”的美国政客,如果真正关心全球贸易安全,就应当正视合作共赢的现实潮流,而不该无视国际社会普遍意愿和发展需求逆流而动。(作者:郭 言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