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17:43:28
初秋时节,位于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的菌草科研与育苗基地刚刚完成今年的第二轮收割。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菌草技术在这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结出了兴业富民的硕果。
呼图壁县是畜牧大县,素有“中国牛乡”“西域奶都”之称,全县每年需饲草料约200万吨,优质饲草料缺口约30万吨。福建援疆龙岩分指挥部策划实施的菌草科研与育苗基地项目于2024年5月17日正式落地,项目总投资235万元,占地508亩,菌草产业正式进入科学系统推进阶段。这种能长到3.5米高的植物因其产量高、营养好、节水节肥等特点,很快受到当地居民的青睐,今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超过2500亩。
“种一亩地顶三亩地,菌草的优势就在这。”呼图壁县的养殖户马文华告诉记者,自己养的360头牛过去每年要消耗相当于约150亩的青贮玉米,而如今改种菌草后,大约60亩的产量就足够喂养这些家畜。“我们这里都有好多有养殖户,我把菌草也介绍给了他们。”
为验证菌草安全性并充分发挥饲喂效益,新疆自治区畜科院开展了为期60天的试喂实验,结果显示喂养搭配了菌草颗粒料饲料的实验牛增重效率显著提高。与科研人员一起参与了实验全程的马文华告诉记者,菌草料不仅蛋白含量高,而且单价目前还比青贮玉米便宜,作为饲料相当理想。
福建援疆龙岩分指挥部副指挥长赵紫岳介绍称,过去菌草耐寒能力差,在气温低于零下五度时便会死亡。随着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不断攻关,菌草品种“绿洲一号”成功实现了北疆地区的大田整体越冬,育苗基地内的菌草去年冬天存活率接近100%,成功解决越冬难题。
菌草不仅能填补当地优质饲料缺口,而且还延伸出多种产业链,实现光、热、水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经过40年的发展,菌草产业已经拓展到生态治理、菌草菌物饲料、菌草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材料等领域。赵紫岳表示,福建援疆龙岩分指挥部将在“十五五”期间继续深耕菌草产业,让龙岩一批一批的援疆人“拿稳接力棒,跑好接力赛”,让菌草真正成为造福新疆人民的“幸福草”“致富草” 。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