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切实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 金观平 2025-08-07 06:14:05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这一工作部署和要求,直指当前地方招商领域的积弊,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然而,一些地方为争夺资源,沉迷于以违规优惠政策制造“政策洼地”,陷入“给资源、给土地、给税收”的路径依赖,让招商异化为“比地价低、拼补贴多、争优惠大”的“内卷式”竞争。一些地方一提产业就扎堆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热点领域,不顾自身禀赋、盲目跟风,最终导致同质化竞争与资源浪费。近年来,一些产业基础薄弱地区硬闯高科技赛道、“花冤枉钱”,教训深刻。

上述招商模式不仅加剧地方财政压力,更催生了企业投机套利等乱象,形成“政府越补贴、市场越扭曲”的恶性循环,既损耗了公共资源,也背离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大方向。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正式实施,“拼补贴”的传统招商模式走到尽头,倒逼地方政府重构发展逻辑,扭转思维惯性。

破解之道,在于从“政策洼地”转向“改革高地”,以系统性变革重塑招商内核。要摒弃“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粗放思维,拒绝盲目追热点、规模,而是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到精准定位。同时,彻底告别“拼补贴”的路径依赖,将重心转向“拼服务”,以高效政务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完善产业链配套厚植发展沃土,以稳定公平的市场环境让企业愿意扎根、安心经营。

还应夯实产业根基与创新生态。完善的产业配套能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支撑,产学研协同的创新生态更能持续释放技术红利。各地需深耕特色优势,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可聚焦文旅产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做强做优劳动密集型产业,要以“各美其美”的差异化发展取代“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内卷”。

规范招商引资的意义,从地方层面来看,有助于各地将精力投向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最终实现从政策依赖到能力竞争的转变。从全国层面来看,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的壁垒,推动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高效流动,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清障护航。各地应深刻领会中央精神,跳出短期利益的窠臼,以规范招商推动公平竞争,以特色优势激活动能,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经济发展生态。(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